不是深圳前海、不是珠海横琴,这个连接港澳的新枢纽不能错过

来源:深蓝财经 2019-09-27 20:41:21 浏览:

自从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公布以来,广州南沙聚集了越来越多的目光。

大湾区的建设,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连接内地与港澳地区,引进港澳企业,加强经济合作。从古到今,广州与香港之间的关系似乎可以概括为“至亲至疏”。

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内的深圳港、香港港和南沙港,共同构成了湾区对外和对内航运物流的核心港区。自古以来“港为城用,城因港兴”的广州,如今又会如何从南沙出发,开拓一条新的经济路径?

广州与香港的“前世今生”

南沙搭建起链接新枢纽

作为两千多年来中国唯一从未关闭的对外通商口岸,“开放”一直都是广州发展史上的关键词。早在数百年前,兴盛的对外贸易造就了广州十三行,欧洲、拉美、大洋洲客商聚集于此。

而香港在开埠前,是广东客家人居住的小渔村;鸦片战争后,不少广州富商移居香港,创建了香港的繁荣。

从历史文化出发,广州与香港本是一体同根,展望未来,南沙将成为连接两地的新枢纽。

2011年3月提出,以南沙新区开发为突破口,打造一个新广州。同年,“广州南沙新区定位与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提出,南沙2050年将再造一个香港。这不仅仅指经济体量,也指连接内外的战略地位。继深圳前海、珠海横琴之后,广州南沙终于落子。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建立,南沙也不断发挥出优势。

粤港澳大湾区包含四大支柱城市,分别为香港、澳门、广州、深圳;七个重要节点城市,分别为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和肇庆。从产业布局方面来看,内地9城可以弥补港澳地区的“工业空心化”,港澳地区则可以金融服务业反哺内地。

1.jpg

南沙的第一个优势,就在于其地理位置。南沙远离广州主城区,曾经一度市民戏称为广州“西伯利亚”。但随着粤港澳大湾区概念的提出,珠三角各市环湾重点平台的纷纷出台,南沙正逐渐显现出扼守湾区顶部,位于珠三角几何中心的区位优势。

以优越的地理位置作为支撑,南沙的港口发展迅速。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内的深圳港、香港港和南沙港共同构成了湾区对外和对内航运物流的核心港区。2017年,深圳港的港口吞吐量增速为5.13%,香港港为-4%。而同时期的南沙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390万标箱,同比增长10.5%!也就是说香港、深圳经济发展与港口的关系正在弱化,而南沙港口增速快,保持与经济发展的高度关联。

2.jpg

南沙还利用港口优势,发展航运金融,“珠江航运运价指数”已纳入交通部的全国航运指数体系。自贸区挂牌以来,已累计完成船舶交易2319艘,交易额达95.97亿元。

不知不觉间,南沙已经对标甚至逐渐超越了深圳前海。2017年,政府在南沙投资1千亿,占整个广州的70%,占广东省全省的40%。而前海,2017年的投资为421个亿,南沙的政府投资力度相当于前海的两倍。

相较于前海,南沙还为刚到底去提供了另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物流及贸易。前海面积较小,更多的引入了香港高附加值的金融产业。而南沙的面积更为广阔,物流、贸易等产业涌入南沙。

近两年,马士基、中远、中海等世界航运巨头均在南沙落地,世界前20大班轮公司全部进驻开辟业务。

目前,南沙区内的租赁企业达2174家,累计完成112架飞机及40艘船舶租赁业务,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最大的飞机船舶租赁集聚区之一。落户南沙的商业保理企业共586家,股权投资企业1500多家。

相关部门还在南沙打造了“粤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加强与港澳两地经济合作。开展跨境金融创新试点,允许非银行金融机构与港澳地区开展跨境人民币业务。

南沙自贸区,已经构建了有竞争力的产业金融体系。而能够支撑起整个南沙金融板块的地区,当数南沙CBD——明珠湾起步区。

全国首个“国际级金融岛”发力

作为南沙CBD,明珠湾从诞生之初就自带金融“基因”。早在2014年,就被定义为“全国首个国际金融岛”。

在《关于支持广州南沙新区深化粤港澳台金融合作和探索金融改革创新的15条意见》的支持下,全球金融领域的高端组织国际金融论坛于2017年和南沙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明确国际金融论坛的永久会址将落户南沙,打造全国首个国际金融岛。

从此时起,打造国际金融岛就已经被正式列入官方议程了。

到了2019年7月,广州东省委和省政府印发《关于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对国际金融岛的概念进一步明晰。

该文件要求,推进金融服务创新试验示范,高标准建设南沙国际金融岛,逐步引入国际金融论坛运营总部、各国常设金融机构驻广州总部等重点平台。着力发展航运金融、科技金融、融资租赁等服务实体经济的特色金融。

从2014年灵山岛尖正式开发算起,如今明珠湾已经建设了5年,这期间拿下的企业总部,可以列成一个长长的名单。仅仅是灵山岛尖部分就已经收获了近10个企业总部项目,展示了强大的产业吸附能力。

3.jpg

在此带动之下,明珠湾及整个南沙的经济体量不断扩大。

2014至2018年,南沙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税收总额年均增长13.3%。进出口总额占全市1/5,年均增长12.2%。注册企业由8400户增加到90535户,增长近10倍,累计引进146个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

4.jpg

2019年上半年,南沙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4.6%,这是自2014年以来,第5次增速位列广州市第一。

在南沙,还有这些篇章正在谱写

除了经济增速之外,南沙还有一个重要的指标——人口。

从2012年成立国家新区之前,到2018年年末,南沙常住人口从25.99万增至75.17万。7年的时间里,人口增幅近190%。在南沙规划中,预计2025年常住人口是230到270万,净增加200万。

这对促进房地产市场的长期繁荣起到决定性作用,2012年南沙区房价约为8000元/㎡,目前,已升高到2.3万元/㎡左右。

未来,在已有的产业基础上,明珠湾还将更多的在人才引进、金融服务、国际贸易等方面发力。基础建设及其配套设施的庞大需求,也让明珠湾楼市成了众多资本围猎的对象,多家嗅觉敏锐的上市公司均瞄准了明珠湾这一潜力巨大的区域。

目前进驻明珠湾的上市房企包括:越秀地产(00123)、绿城中国(03900)、佳兆业集团(01638)、华润置地(01109)、金科股份(000656)、中国金茂(00817)等。

2019年4月,南沙区有6个总部项目宣布开工,项目总投资额达134亿元,均位于明珠湾灵山岛尖凤凰大道以东金融商务办公区范围内。此批项目建成后将引入一批金融服务、智能交通、国际贸易、科技创新等行业总部企业及一批外事机构进驻。

其中,越秀国际金融中心占地面积最大,达4.95万平,总投资约30亿。其定位,正是南沙“西塔”,成为广州新地标。

“西塔”,是广州著名的商业地标,广州国际金融中心。

区域的规划建设促进了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反过来看,发展房地产也推进了区域建设。

建造一座楼宇,其价值是可持续发展的。优化楼宇的各项措施,提升客户满意度和楼宇价值,推动整体环境与国际接轨,提高服务质量,再加上好的地段,大型优质企业自然会选择在这里落户,精英人才也会相伴而来。

越秀一手建设和运营的广州国际金融中心,楼高432米,是目前广州第二高商务楼宇。自2012年开业以来,这里已吸引了世界500强企业安联保险、苏黎世财险、华信泰如以及全国500强越秀集团等500多家企业入驻,从业人员8000多人,2017年纳税额超过10亿元。

据此来看,越秀地产全力打造的南沙IFC,势必会拥有不亚于广州国际金融中心的优越前景。

明珠湾的长期发展,不仅要吸引人才,还要留住人才。除了写字楼、商务区的建设,开发住宅也同等重要。

因此明珠湾的发展,可以概括为“先配套后住宅”。灵山岛尖作为明珠湾重点开发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已基本完成,计划在未来三年的时间,完成灵山岛尖约30个地块的二级开发。这意味着,未来三年,灵山岛尖将成为商品住宅的供应大户。

目前,灵山岛尖内体量规模最大的住宅项目是南沙 ∙ 越秀明珠天悦江湾。天悦江湾占地面积约92579㎡,总建面约41万㎡,可容纳约3000住户,与越秀国际金融中心串联成岛尖黄金中轴。

从广州金融中心,到南沙的CBD;从汇聚大型企业,到吸引高端人才。南沙的产能吸附力,还将继续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发展奠定基石!

-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