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浪金融研究院 作者:苏黎
名嘴崔永元“手撕”娱乐圈,却无意间掀起金融圈一场波澜。
近日,崔永元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曝出“一对演员夫妇签7.5亿阴阳合同”,并侧面表示“杨子托人带话,说要让我消失,我等着他呢。”于是,不少人猜测这对演员夫妇是杨子和黄圣依。
尽管杨子随后在微博发声明称,与此事无关,但外界猜测曝光的阴阳合同可能是《大轰炸》的电影合同。该片的投资方是已经爆雷的快鹿集团,制片人为快鹿集团原董事长施建祥。
更令人震惊的是,在6月6日晚间,由中纪委发布的50名涉嫌职务犯罪和经济犯罪的外逃人员有关线索一览表中,赫然出现了施建祥的名字,罪名为集资诈骗罪。
提到快鹿,还要回溯到两年前的《叶问3》。
该片的投资方为快鹿集团,快鹿通过旗下数十家关联的金融平台和影视平台形成复杂的投融资模式,一方面通过融资来支撑电影运作,另一方面赌上电影的未来票房作为投资利润。
2016年4月,上映一月的《叶问3》被曝出票房造假,不实票房接近1亿。该片最终票房锁定为8亿,距离预期的30亿相差甚远。紧接着,快鹿旗下的P2P出现大面积兑付危机。2016年9月,上海市长宁公安分局通报案情,已经对快鹿旗下“金鹿财行”和“当天财富”两家融资平台立案侦查,并对相关责任人依法采取强制措施。
据悉,快鹿集团吸收公众存款达到150亿元,此案涉及投资者10万人左右。2017年5月,上海警方以涉嫌集资诈骗,对快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立案;以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对快鹿系的东虹桥融资担保有限公司立案侦查。
这意味着,施建祥的那一套玩儿法彻底崩盘。简单来说,通过P2P产品从老百姓受众募集到钱,再投向旗下投资的电影,赌上电影未来高票房,再承诺给投资者高收益。《叶问3》票房惨败,宣告了这种“金融+电影”的模式泡汤。
微博网友“七百里加急递煎饼”更是在微博上犀利指出,和崔永元曝出的7.5亿阴阳合同有渊源的电影《大轰炸》,其实也是复制当年的《叶问3》模式。
“大轰炸这个电影和快鹿集团旗下的其他产品一样,被当成理财产品对外融资,属于快鹿集资诈骗的一部分,7.5亿元应当是从融资人的钱来的。
并且崔永元自己当时因为做过口述抗战的研究,被快鹿的ceo施建祥拉进大轰炸剧组担任艺术顾问,他对整件事情可以说是比较了解的。”该网友指出。
这意味着,这7.5亿钱有可能是来自理财产品,背后对应的就是老百姓的血汗钱。究竟背后隐情如何,市场正等待相关部门的进一步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