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每周读一篇任老板
前段时间,华为荣耀发年终奖的事火了。其实,华为年终奖除了发钱,真的发“荣耀”。
年终奖季、奖牌季到了,有多少奖牌员工领得麻木,老板发得无趣?
这个视频是华为的明日之星奖牌,其中的一款的制作过程视频,华为已经有13.6万人获得了明日之星奖牌。但是,华为的员工每年仍想再拿一块。发出海量的“明日之星”奖牌,为何还热度不减呢?
小编归纳了华为发奖牌的9个小绝招:
1、要有诚意。华为的明日之星奖牌,是巴黎造币厂设计制造的,诚意满满。
2、要舍得花钱。“明日之星”造价几何,是保密的。光看这制作的工匠精神,细节之繁复,就感觉造价不菲。
3、既要一枝独秀,也要天女散花。业绩的评定,特别是非标准化的业绩评定,无法绝对公平。奖励要舍得花钱,但是重奖花了钱,可能提高了少数人的积极性,同时挫伤了大多数人的积极性,得不偿失。
华为的小绝招是什么呢?明日之星每年的评选比例是20%,“遍地英雄下夕烟”,“六亿神州尽尧舜”,也就是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人人都是英雄。要让奋斗者的奉献,每一点都看得见。
但同时,伟大的事业又是群体奋斗和个人英雄的交响乐,除明日之星外,还有“金牌个人”。金牌个人评选比例是1%。
4、要有仪式感。虽然明日之星评选比例大,但是奖牌的评选过程却是严肃的,有特制的投票卡,这可能是多数员工投票生涯中,最正式的投票了。年度获奖员工会请专业摄影师拍职业照(别看这个是小事儿,有多少员工一生都没拍过工作艺术照?)。同时,要进行年度颁奖大会,各体系总裁亲自颁奖。
5、荣誉就是荣誉,与金钱既独立又统一。“明日之星”与“金牌个人”都是荣誉,不是发奖牌的同时,发一叠钱。But, 华为又是“不让雷锋吃亏”的,奉献必有回报。所以,荣誉不与金钱划等号,但是荣誉又是与职级等物质回报挂钩的。
6、不断出新,让员工渴望拥有。明日之星奖牌每年发出3万多枚,员工第二年就没兴趣了?No,明日之星奖牌现在有五个款式,很多员工努力工作,想“集邮”,集齐一套,满满的成就感。而且,奖牌每年还在出新款式。
明日之星之“海洋女神”
明日之星之“雅典女神”
明日之星之“胜利女神”
明日之星之“四花瓣”
明日之星之“玛雅女神”
7、精神激励不只奖励员工还奖励干部。有些公司把荣誉当成一种补偿,认为中层“干部”已经给得够多了,基层员工给得少,所以年度领奖的,从来都是基层员工上台。其实,是人都有光荣与梦想,都需要荣誉感。华为每年给干部发的荣誉奖牌是“蓝血十杰”。
8、让没有得奖的员工心无怨言。方法是公开透明。明日之星是团队成员一人一票,投票产生,等于是自己的一票,亲手为其他的小伙伴戴上大红花。金牌个人根据“责任结果”,也就是业绩确定。
上面是2017年升级版的明日之星选票,大票一张,比巴掌还大,为什么要这么大?
下面是2016年的选票,答案就在上面,因为有各种爱恨情仇要表达:
请注意最上面这张表白型:灵……魂……伴……侣……
雷锋型……
迷之大叔型……
小草型……
菊厂感性作家型……
直接看脸型……
诚实型……
初生牛犊不怕老型……
笑场型……
9、给奖牌注入精神。非物质激励,重在鼓舞精神,所以奖牌拿得必须有“意义”。比如金牌个人的奖牌的“希望之神”款,设计灵感就是来自象征荣誉、灵感、知识的Pegasus(珀加索斯)。在古希腊神话故事中,当英雄珀尔修斯割下魔女墨杜萨的头时,从魔女头里流出来的血泊中,跳出一匹长翅膀的白马珀加索斯。珀尔修斯骑上这匹飞马,救出了仙女安德洛墨达。后来,这匹飞马被天神宙斯提到天上,成为飞马座。
每一块奖牌,背后都是真的好美的故事!你有没有心动?
所有小绝招,都在任老板的这两话里:
我们最重要是把千军万马调动起来积极上战场,充分发挥员工的潜能,推动一种新的井喷。表彰要舍得花钱,别抠门。要使奖励形式多样化,奖牌要高级,让人一辈子得到鼓舞。……
发明日之星奖牌,可以搞一个仪式,要强调仪式感。不要评下来,把奖牌悄悄一塞就走了。可以花点钱让他们牢记,他的光荣就是责任。制造系统可以适当拿点钱先做起来,让大家发奖的时候有一种荣誉感。
—— 任正非
(更多任正非关于非物质激励的讲话,请查看今日微信推送第二条。)
听说爱转发爱分享的人运气更好哦,把这些一般不告诉别人的小绝招转发出去吧,说不定你今年拿到的奖牌就会有惊喜哦,小编祝大家奖牌多多!
看了这些发奖小绝招,你有什么感触呢?你获得过什么样的奖励,让你终生难忘呢?可以留言哦,留言获点赞最多的前三位,按照惯例送书,这次是管理经典《蓝血十杰》。
(蓝血十杰是二次大战结束后,来自美国战时陆军航空队“统计管制处”的十位精英,被刚刚从老亨利•福特手中接过福特汽车公司控制权的亨利二世招致麾下,进入公司计划、财务、事业部、质量等关键业务和管理控制部门。
从此,他们掀起了一场以数据分析、市场导向,以及强调效率和管理控制为特征的管理变革,使得福特公司摆脱了老福特经验管理的禁锢,从低迷不振中重整旗鼓,扭亏为盈,再现当年的辉煌。这十位精英所抱持的对数字和事实的始终不渝的信仰,以及对效率和控制的崇拜,使之获得了“蓝血十杰”的称号,人们将他们尊称为美国现代企业管理的奠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