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最大的私募基金之一,泽熙私募以高收益率和对市场精准的把控能力闻名于私募界,其掌舵人徐翔更是业内神话,吸引了一批记者加盟。在泽熙,徐翔并非单打独斗,他高薪聘请大量研究员,帮助他筛选个股,获取市场信息。其中不乏媒体记者出身的研究员,记者虽非科班出身,但在徐翔看来,他们对市场有着不同的视角和获取信息的方式,这一特质能帮助他战胜市场。2013年7月,泽熙投资计划招聘5名研究员助理,男性应聘者特别要求应具备财经记者从业背景,引发业内热议。而据2014年的一篇报道,徐翔研究员进行血腥考核,收入最高或千万。以下是两篇详细报道。
泽熙徐翔20万年薪招研究员助理:要求财经记者出身
私募大佬徐翔的一举一动都能牵动市场的眼球。
近日,徐翔掌舵的上海泽熙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泽熙投资”)一则招聘广告引发业内热议。泽熙投资计划招聘5名研究员助理,男性应聘者特别要求应具备财经记者从业背景。据了解,虽然在财经记者转型的例子中,进入金融机构的颇多,但金融机构公开招聘且要求有财经记者从业经验的,泽熙投资却是第一家。
研究员助理要求记者出身
泽熙投资的这则招聘信息出现在国内一家社交招聘网上。
据《金证券》报道,招聘信息显示,泽熙投资计划招聘5名研究员助理。岗位主要负责的工作包括辅助研究工作、日常支持工作、协助有关部门发现并及时沟通处理突发状况与问题、根据工作需要随时出差等。泽熙投资为这一岗位开出了15000-19999元的月薪,平均算下来年薪约在20万元左右。据说这还不包括“丰厚的年终奖金”。
有意思的是,泽熙投资对应聘人员的要求是,男性,应有财经记者背景且调研能力强;女性则需身高在165厘米以上,且形象好。
招聘信息一经发出,即引发私募人士和财经媒体从业人员的关注。有人认为这是泽熙投资在公开为徐翔招聘女司机后,再次刻意借助招聘渠道进行炒作,不过,也有人认为泽熙投资确实是为了实际需要才招聘财经记者。
虽然有大批财经记者转行进入到金融机构,但是像泽熙投资这样公开招聘要求有财经记者背景的情况并不多。并且,此前财经记者进入金融行业,大多是在公关、营销类岗位上,进入研究、投资岗位上的很少。
私募招聘出现新岗位
接受记者采访的上海一位私募行业人士称,相较于公募和券商、私募行业的人员流动性原本就非常大,在今年市场持续走低的情况下,这一情况更为明显。不过,由于新基金法的推出,很多大型私募意识到行业转折点的来临,所以也在不断补充各类人员。
搜索显示,自年初开始,各类招聘网站上的私募招聘信息就层出不穷,招聘的岗位不像以前主要集中在“投资顾问”、“营销经理”上,而是包括了“总经理助理”、“研究员”、“投资人员”,甚至还出现了一些新设立的岗位如“财经情报分析员”、“大数据分析人员”等。
上述上海私募行业人士表示,私募圈其实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圈子,由于涉及很多“私密”,不是谁想进就能进入的,尤其是一些核心岗位,一般都是朋友介绍,往年公开招聘的并不多。“泽熙投资的招聘信息可以理解,因为现在市场情况越来越复杂,黑天鹅事件也越来越多,招聘财经记者背景的工作人员,有助于从其他角度来看待公司的情况,这也是私募灵活性的表现。”
行情对私募影响很大
据悉,虽然今年市场状况不佳,私募行业人员流动情况频繁,但总体来看几家大的私募公司人员都在增加。以北京星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为例,其去年底公司人员在30人左右,截至目前人员增加至40多人。星石投资方面人士告诉记者,人员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为了新基金法的推出做准备以及应对私募领域的创新工作。
深圳另一家不愿透露姓名的大型私募公司也向记者表示,私募是看天吃饭,今年行情对其影响确实很大,年初到现在公司很多岗位人员被券商、信托挖走。不过通过不断招聘,目前公司人数较去年已经增加了10%,而在招聘工作中,公司也有意邀请一些财经媒体从业人员、有会计背景和金融工程方面人士的加入。
“私募从业者不再是以操盘手、营销人员为主,未来私募业者背景多样化将会是趋势,由于私募不像公募、券商那样门槛高、规则多,放开来招聘后,反而遇到了很多有意思、有能力的人。”上述深圳大型私募公司人士说。
(来源:金陵晚报 2013年07月25日)
泽熙徐翔不亲自调研 研究员血腥考核收入最高或千万
昨天,资色小雅深挖中国最神秘的私募机构——上海泽熙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泽熙投资)的资产管理规模、组织架构和人员构成。今天,资色小雅独家揭秘泽熙投资最核心的投研体系运作。
在私募基金中,泽熙投资有一套对研究员神秘的考核系统,据称来自徐翔独创。
这套中国最“血腥”、最赤裸裸的金钱考核体系,让公募基金经理愿意放下资金管理权,“降尊”为泽熙投资的研究员,也让不少泽熙投资研究员不堪压力,被迫走人。
徐翔基本不会亲自调研
泽熙投资的交易指令完全由徐翔下达,其他人通过模拟盘交易。
据资色小雅的深喉介绍,徐翔这个中国最神秘的私募掌门人,一天的主要时间花在交易室内,在交易室内看股票走势及买卖点选择。
除了交易时间,其他时间徐翔都在办公室,或听人路演、或看研究报告。“每天收盘之后,基本都会有机构在办公室路演。”
“我不去调研,让我跑什么新疆、西藏,飞过去都要很长时间,我哪里有时间,他们去就行了。”徐翔指着公司研究员说。
在非交易时间,研究员可自由出入徐翔办公室荐股,并由徐翔决定是否买入。
研究员荐股时,如果徐翔感兴趣,问题很多。但如果对内容不感兴趣,徐翔一言不发,心不在焉。
在徐翔看上研究员推荐的股票后,研究员可申请去上市公司调研。
对于泽熙投资研究员来说,当徐翔决定买入该股的一瞬间,真正的考验才刚开始……
研究员模拟下单
单只股票最高权限7000万元
据深喉透露,泽熙投资每年、每个季度、每月、每周会给所有研究员排名,按照以其所推荐的股票综合涨跌幅作为排名依据,排名直接和研究员的薪资、提成挂钩。
每个研究员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模拟盘。研究员通过自己的研究,可以随时对模拟盘下单,单只个股的下单金额从1000万元到5000万元不等,极个别业绩好的研究员可以放大上限至7000万元。
研究员的模拟盘由研究员自己管理。徐翔会根据研究员的模拟盘,从中来挑选一些股票进行实盘投资。他不会完全依赖研究员的模拟盘,但是对研究员的考核却和模拟盘息息相关。
从某种意义上说,泽熙投资的每个研究员都是一个模拟基金经理。研究员们也常常拿自己的模拟盘业绩和泽熙投资旗下产品业绩做对比,助理研究员通常不参与这样的“血腥考核”。
“有时研究员在弱市中选择空仓,表示以我们的能力都选不出好的股票,但是他还能选到好股,让净值高攀。”资色小雅的深喉感叹道。
研究员年收入最高或超千万
泽熙投资的产品净值一直在攀新高,但其研究员的生存环境却并不值得羡慕,他们要接受近乎血腥的量化考核。
据资色小雅多方求证,泽熙投资对研究员考核的计算公式大致为:激励收入=股票收入-个人成本-办公成本-税收;股票收入=(股票涨幅-沪深300(2140.722, -3.36,-0.16%)涨幅)*下单份额,其中还要考虑胜率和投入产出比。
举个例子,比如某个股票研究员下了一份单,即买入1000万元股票,涨了50%,就是赚500万。如果同期沪深300指数没变化,就是500分,如果指数涨了20%,那就只有300分。
如果半年内研究员推荐了6只股票,有三只赚钱,胜率为50%,若三只股票赚了1000分,这半年研究员的累计分数为500分了。如果其他三只股票导致亏钱,还需要根据亏损幅度相应扣分。
“研究员还要摊薄桌椅、办公用品等固定资产的费用。如果扣除各种成本,不能赚钱,你要走人,如果排名最末,你也要走人。”
(槽点来了,办公成本该怎么计算或摊销呢,老板说了算!介个,资本家真心残酷,资色小雅此处省略1000字……)
残酷的制度也有着鲜明的奖罚机制。如果推荐的大牛股帮徐翔赚了几千万,奖励个几百万给研究员个人是平常事。
过去,泽熙投资有研究员得到徐翔“打赏”打宝马汽车。据称,也有研究员按照积累的分数,不到一年收入上千万元。
不过,有个在泽熙呆了3-4年的老研究员,因为推荐了一只股票令徐翔当年亏了不少,当年的年终奖仅为5万元(资色小雅的深喉说,泽熙投资的研究员收入基本来自股票收入).
“这就等于变相实行了末尾淘汰制。每周调研出差累死累活的,看到自己排名处于中后部,亏了拿到手的钱更少了。牺牲了那么多和家人相处的时间,结果却换来这个,很多人都选择离职,一走了之。”
“这就是一家民营企业,有着一切民营企业的优缺点。”除去泽熙投资在二级市场的投资业绩光环,市场人士如此评价对泽熙投资。(作者:乐小雅)(来源:东方财富网 2014年05月16日)
转自传媒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