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退”时代 还有哪些上市公司或中枪?

来源:转载 2015-03-30 08:20:46 浏览:

来源|一财、每经

“强退”时代 多家公司或中枪

杜卿卿  卫诗婕

3月31日起,博元投资将被交易所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变为“*ST博元”。与此前“披星戴帽”的上市公司不同,博元投资并非因为连续亏损被警示,而是因为涉嫌重大违法。

博元投资案被移送公安,标志着“强退时代”来临。值得一提的是,像博元投资一样因为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而被立案调查的公司,目前还有31家。此类公司若被认定为欺诈发行或重大信息披露违法,将同样面临强制退市的可能。

据本报不完全统计,仰帆控股(SH.600421)、北大医药(SZ.000788)、荣丰控股(SZ.000668)、*ST国恒(SZ.000594)、康达尔(SZ.000048)、*ST成城(SH.600247)、五洲交通(SH.600368)、大有能源(SH.600403)、中科云网(SZ.002306)、创兴资源(SH.600193)、天目药业(SH.600671)、大元股份(SH.600146)等12家上市公司,目前都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正在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另外,上海物贸(SH.600822)、上海家化(SH.600315)等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的上市公司,已经收到《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但公司不服,目前正处于陈述、申辩和听证的过程中。

去年底以来,退市新政的威力逐渐显现,多家上市公司根据规定公开提示可能被“强退”的风险。以北大医药为例,公司2015年1月12日发布《北大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存在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及暂停上市风险的提示性公告》,称公司因涉嫌违反证券法律法规,目前正在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根据证监会《关于改革完善并严格实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若干意见》(即“退市新政”)和《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2014年修订)》的有关规定,如果上市公司存在或涉嫌存在欺诈发行或重大信息披露违法行为的,公司股票将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并暂停上市。

退市新政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法触及强制退市的情形,有两条明确的规定。如果上市公司受到证监会行政处罚,且在行政处罚决定书中被认定构成“重大违法行为”,则将被暂停上市;如果上市公司涉嫌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被依法移送公安机关,也将被暂停上市。

此外,近期还将有部分上市公司因财务条件而退市。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部主任欧阳泽华本月初曾表示,2015年会有几家上市公司,因为财务指标不达标退市,具体可能是在2014年年报发布后,被证券交易所决定正式退市。

部分被调查公司名单(本报整理)

名称

案由

调查进展

1

仰帆控股(SH.600421)

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

调查进行中

2

北大医药(SZ.000788)

涉嫌违反证券法律法规

调查进行中

3

荣丰控股(SZ.000668)

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

调查进行中

4

*ST国恒(SZ.000594)

涉嫌违反证券法律法规

调查进行中

5

康达尔(SZ.000048)

涉嫌虚假陈述

调查进行中

6

*ST成城(SH.600247)

涉嫌违反证券法律法规

调查进行中

7

五洲交通(SH.600368)

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

调查进行中

8

大有能源(SH.600403)

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

调查进行中

90

中科云网(SZ.002306)

涉嫌重大信息披露违法违规

立案调查中

10

创兴资源(SH.600193)

涉嫌违反《证券法》及相关法规

立案稽查中

11

天目药业(SH.600671)

涉嫌违反证券法律法规

立案调查中

12

大元股份  (SH.600146)

涉嫌违反证券法律法规

立案调查中

13

上海物贸(SH.600822)

涉嫌违法违规:虚增利润、隐藏账面亏损、采用多种方法少结转成本、虚增年末库存。

已收到《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处在陈述、申辩和听证的过程中。

14

上海家化(SH.600315)

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

已收到《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目前处在陈述、申辩和听证的过程中。

另据每经:证监会警示三类公司“疯牛”恐低头

刘明涛

“duang!”监管层又一次给疯狂的市场敲响“警钟”。

3月27日,在证监会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邓舸表示,目前沪深两市共有31家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处于立案调查阶段,这也是继去年12月19日通报了涉嫌操作18只股票股价后,证监会又一次对违法行为进行披露。《每日经济新闻》注意到,如此严厉的监管将对三类公司构成震慑,A股经历前期疯狂上涨后,尤其是市盈率接近90倍的创业板,短期面临回调风险。

三类公司遭震慑

证监会当天表示,目前沪深两市共有31家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处于立案调查阶段。上述公司中如有被认定为欺诈发行或重大信息披露违法的,将按照重大违法公司强制退市要求启动退市机制。

前期,沪深交易所已督促相关公司按照要求定期披露了立案进展及风险提示公告,特别是加强了对立案调查通知书、行政处罚预先告知书等信息的披露,以向投资者充分揭示被立案稽查公司可能存在的退市风险。《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根据之前部分媒体提供的名单显示,这31家公司主要集中在ST类股和市值较小的股票当中。

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6月17日,广东证监局依法对博元投资立案调查,上交所将按规定对公司股票启动退市相关程序。从博元投资案例不难看出,这31家上市公司股价短期会受到重大影响,投资者应当谨慎。

另一方面,这些公司中ST股占比较大,这或许会对垃圾股、亏损股造成一定威慑。

记者发现,目前正在交易的ST股有33只,其中有21只个股净利润为负,包括今年才戴上ST帽子的个股,如*ST秦岭和*ST建机。历史上,A股向来有赌ST重组的风气,但未来一旦出现被强制退市,估计豪赌重组的资金不敢轻易“驻扎”这些个股。

此外,在证监会发布会之前,市场就盛传证监会正在严打创业板及中小板操纵股价。尽管证监会辟谣,但还是引发以创业板为主的小盘股集体暴跌。

而在去年12月19日,证监会对市场操纵违法违规行为进行过一次通报,对涉嫌操纵18只股票的涉案机构和个人进行了立案调查,并表示涉嫌犯罪的将依法移送公安机关。从监管层查处力度来看,这一类公司也将受到影响。

疯狂市场恐降温

在创业板处于历史高位、沪指逼近3700点之时,对31家公司立案调查,这个时间点与去年12月19日通报市场操纵案有着密切关联。

当时,A股受降息重启消息刺激,股指一路上行,短期涨幅较大,沪指于12月9日创下了7934亿元的历史天量。然而没过几个交易日,证监会调查一通报,股指便短期回调,其中创业板指数短期跌幅超过8%。

而日前,A股又迎来一波凌厉的上涨,并且是创业板和主板“共舞”。创业板春节后最大涨幅超过30%,整体市盈率接近90倍,而沪指也越过5年高点3478点,目前正朝3700点迈进,成交额本周一度超过7000亿元。在疯狂之时,证监会又出监管报告,无疑对市场会起到急速降温作用。

市场人士指出,被通报的31家公司多为ST股和一些绩差小市值个股,因此短期对于小盘股的影响大过蓝筹股。目前,在创业板市盈率接近90倍时,纵使整个板块代表新经济,这样的市盈率也是泡沫巨大。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在2007年“5·30”前夕,监管层也曾多次提示投资风险,当年5月11日,证监会先是紧急通知强调“买者自负”;5月23日晚间,证监会又再度发文,要求证券公司进一步加强投资者教育和风险揭示工作,采取各种有效方式让投资者充分理解“买者自负”的原则。一周后,上调印花税,A股从爆炒垃圾股转向疯炒蓝筹股,牛市最后的疯狂随即到来。

武汉某不愿具名的私募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市场的确比较疯狂,创业板市盈率接近90倍这显然是不科学的,虽然此次涉及31家公司没有一家创业板公司,但仔细分析这些公司,不是ST股就是小盘股,所以创业板必然也会受到这敲山震虎的影响。在经历一季度暴涨后,二季度创业板将进入一段调整时期,挤压垃圾股的估值泡沫,而这一时期,投资风向可能会转向稳健的消费类上市公司,如白酒等二线蓝筹股。”

-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