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博
北京、上海和香港是中国无可置疑的三大一线城市,也是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的中心。在它们面前,深圳、广州和台北都黯然失色。比较一下这三个城市在各自圈子里的“当大哥”的方式,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北京在京津冀这个圈子里是绝对的“大哥”,对周边资源的吸附多过贡献。以资金总量(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来观察,到2013年年底北京拥资9.2万亿,超过香港和上海位居全国第一。天津资金总量是2.33万亿,河北全省为3.9万亿。也就是说,北京拿走了这个经济圈60%的资金。
从航空客运吞吐量上看,北京(含南苑机场)2013年为8800万人次,天津只有1000万人次,河北全省只有不到600万人次,北京独占了这个经济圈航空客运量的85%。作为一个直辖市,天津在全国机场中只能排名第24位,甚至不如贵阳、三亚;石家庄机场则排在第37名,不如温州和桂林这类地级市,略多于很多人闻所未闻的北京南苑机场。直到今天,由于航班密集度不够,天津和河北的商务人士,常常被迫到北京坐飞机。
跟北京正好相反,香港在圈子里“当大哥”的方式是民主协商式的,也是贡献多过索取的。其实在改革开放初期,内地最早引入的资金基本上都来自香港,那时香港是全国发展的推动力。至于珠三角和整个广东,香港的贡献更是不容小觑,可以这么说,没有香港人带来的资金、管理和信息,就没有今天广东的繁荣。从资金总量上观察,广东各项存款余额到2013年底是12万亿,香港是7.34万亿人民币,香港只占到这个经济圈资金总量的38%。正因为如此,深圳、广州才能分别达到3.39万亿、3.38万亿,成为中国的弱一线城市。如果香港像北京那样吸附资金,深圳、广州最多只能跟天津打个平手。
此外,如果你观察航空客运吞吐量,也能发现香港在圈子内的局限性。去年年底,香港机场客运吞吐量约为6000万人次,广州、深圳分别是5200万人次、3200万人次。这三个机场,分列中国机场的第二、第三和第七名(上海两个机场分开计算)。
上海在长三角圈子里的统治方式也非常独特,一方面它对周边的资源有吸附,但也有贡献,整体上吸附超过贡献。上海的资金总量是6.93万亿,它旁边的苏州是2万亿,杭州是2.22万亿,南京是1.84万亿,无锡是1.16万亿,南通是7500亿,常州是6300亿,嘉兴是5000亿。也就是说,上海吸附的资金总量也只占到圈子内部的40%左右,跟香港类似,远远低于北京。可以说,上海对周边的资源有吸附,但不是掠夺式的,这一点跟香港很像。
此外,上海的航空客运量虽然非常大,两个机场加起来约8300万人次,但不影响杭州和南京成为内地第十和第十五大机场。此外,宁波、温州机场也超过了石家庄机场。而无锡机场也有相当的规模。
但上海对外辐射方式跟香港迥然不同,香港是贡献整个珠三角的。而上海只爱苏州,同样靠近它的嘉兴以及无锡、常州、湖州都承受不到多少雨露。上海跟苏州俨然是恩爱夫妻,将其他城市都晾在了一边。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周边城市2000年来资金总量增长比例,可以看得非常清楚。最近13年来,苏州资金增长了13.5倍,同样跟上海做邻居的嘉兴只增长了9.3倍。而无锡、常州、南京、南通分别增长了10.8倍,10.1倍,9.4倍,9.8倍。显然,上海的“爱”主要朝江苏方向传递,由于隔着苏州,无锡、常州、南京都感受不到太多。最近几年,因为崇明岛大桥修通,南通靠近上海的区位优势开始发挥,发展速度明显加快。而浙江方向,显然得到的好处非常少,因为过去13年中国绝大部分城市资金都增长了八九倍到十倍。
为什么三个中心城市,呈现了三种“统治方式”?这可以通过权力大小获得解释。北京背后是中央政府,所以在京津冀圈子里有绝对影响力,可以调取任何它想要的资源,比如“新三板”原来说给天津,北京想要就能拿走。而通过废掉“环渤海经济圈”,提倡“京津冀一体化”,北京再次将既定的北方经济中心从天津转移到自己身上。
香港之所以不强势,是因为有“一国两制”制度的差异,香港跟广东是不同的关税区,这样很多人流、物流、资金流被拦截下来,早年多留在广州,近年多留在深圳。这样,香港跟深圳广州是合作关系,而不是统治关系。此外,香港地域狭小,营商成本高,所以大量资源必须转移出来,给珠三角。而北京面积庞大,很多时候资源可以自我消化,根本不希望天津、河北分享。
上海介于两者之间。这个城市虽然级别非常高,但无法直接指挥江苏和浙江,只能通过中央政府协调才能获取邻居的资源。所以,上海的统治力主要通过市场方式传递。而苏州之所以获得专宠,一是因为历史上苏州经济就非常发达,跟上海关系就非常密切。二是改革开放之后,苏州乃至江苏全省,是强政府模式,政府在招商过程中优惠政策力度大,效率高,非常对上海的胃口,也对外商的胃口,所以形成扎堆效应。而嘉兴虽然同样靠近上海,但跟苏州比家底薄弱,加上浙江有点类似广东,政府相对弱势,民营资本发达,所以不对上海的胃口。
此外,上海自身面积也比较大,所以资源自我消化能力比较强。尤其是崇明岛开发之后,向北发展的态势更加明显,南通因此受益,而上海跟浙江的关系就显得更加疏离。当然,浙江也在力图改变这种状况,比如修建了杭州湾跨海大桥和杭州湾绍兴大桥,杭州放下身段提出做上海后花园等等,力图吸引上海的资源。
【转自微信公众号‘天天说钱’(tttmon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