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没怎么看台湾电视节目了,不少读者大概也是这样。近年来内地电视节目,特别是娱乐类成熟迅速,制作精细的同时,也越来越多样化,已占据国内观众(网民)主要注意力,把曾经作为追赶对象的港台节目狠狠地比了下去——尤其是台湾的,国内视频网站上架的那些,充斥着俗烂事和通告女,甚至包括当年开播初期颇为凌厉的《康熙来了》,也沦为了三流咖交流美妆经验和暧昧技巧的地方。注重电视说教意义的我们,尽管也需要捏泡沫似的娱乐,但多了也腻烦。
不过,有些没在内地正式上架的台湾电视节目,特别是谈论社会话题的,虽然内容无关痛痒,但近年来时不时受到舆论的突发关注和看客的果断转发——不是因为尖锐,而是因为“奇谈”,比如关于大陆人“没见识或缺钱”的夸张言论,本以为“茶叶蛋”的巅峰之后,应该不会有精彩的续集,但最近,缺流量的内地媒体又曝出新的,标题也很吸引人:“台湾专家:大陆人买不起电脑”。
其实这消息编辑最初是在微博看到业内某V转的,帖子标题也像上面耸人,当时怀着小激动点开涉事的《大而话之》节目视频,每一秒都期待着专家和主持人碰撞出狗血的火花,但看完后屏幕飘过五个字:算个什么事。对于手机上网在大陆盛行,台湾专家的解释尽管没落到重点,其实还算谨慎,阐述的时候也用了“一些”、“可能”等限定词,虽然主持人的总结略为断然,可意思也没到“买不起”那般悲壮。刻意制造话题的帖子太多,编辑已经无力鄙视。
可是,昨个早上一来办公室,例行略过业内要闻,还真有不少媒体幸灾乐祸地把那条摆出来了,连个限定词也懒得加,有的甚至给标题飘个红挺醒目。这让我们怀疑的不是友媒们的智商,而是他们的流量压力着实也挺大吧,这么不着调的东西也有心捯饬。
别怪他们这么有心,之前的铺垫其实太多,有心的网友也做过一些总结(《发现一个好玩的帖,原来台湾人是这么看我们的!》等等),累累奇谈,截图可乐,据所列出的,说那些台湾电视言论瞧不起大陆人,坐井观天,自持甚重,自恋矫情都不为过,可哪怕小小地扩展一下,说台湾人瞧不起大陆那就言重了,不少台湾网友也纷纷解释,这些电视节目没人看,也就是哗众取宠而已,希望大陆朋友别较真儿。
其实呢,有心的台湾网友也不必多心,如果说那边电视台也就是以智商为代价博个注意力,或者他们的节目风格习惯了说话随性,少数误解性的言论被放大了而已,而这边起哄的媒体,多数也就是权当笑话敲个锣,刺激点儿活跃性让大家凑凑热闹。可是,从“买不起电脑”事件看来,之前的例子造成的快感,已经让内地媒体开始带着动机去台湾电视节目里搜罗桥段,刻意制造奚落了,真可怜的,大概是少数互生错觉,略有义愤的看客吧。
值得说的是,这次“买不起电脑”的剧情,让编辑感觉和之前的不大一样,相对来讲,这次被揪住的《大而话之》节目,本身偏严肃,属时政分析类(此前那些例子基本都是娱乐或者市井话题类节目),主持人和嘉宾看起来都老实巴交的,语态平静,专家发言尽管有偏颇,表达方式也还谨慎,简单了解了下专家的基本背景,作为一名专业撰稿人,在台湾“教育部”也有任职,看不出有什么哗众取宠的动机。
但那一小段不那么显要的猜测性言论,倒是内地媒体乐颠颠地揪住不放了,略去一些限制性词汇后,猛然将其归入“茶叶蛋系列”,这举动,感觉和此前涉嫌刻意把大陆人形容得没见识的台湾娱乐节目殊途同归——所谓被讥笑的那边的“奇谈”,其实和这边的“鲁莽”毫无二致呢,都是以智商为代价的哗众取宠。
不过,“买不起电脑”剧情最悲剧在于,这个老实巴交的“专家”被猛晒了,尽管谨慎却有失准确的言论终究被中文舆论强刷,好歹是靠观点靠嘴巴吃饭的,以后怎么好意思继续在公众面前秀行业洞察力,即使好意思,也怪羞涩的了。
另一个层面,被猛晒的也许不止是“专家”的呆萌,好歹他也算台湾行业人士(至少是有少许话语权的IT业观察人士),我们联系到略有颓势的现实——目前整个台湾IT业概括地讲就是代工业,曾引以为傲的PC制造业也存在不小的转型风险——就不免想到,这种在电视节目中无限勇气秀出的“呆萌”,也许只是台湾IT业视野不开阔,难以开拓新局面的,一个极小极小的娱乐化表现。话似乎说重了,不过近期《华尔街日报》社论说道台湾经济“自甘落后”,其实是类似的,人家也说得更狠,并被极力推动两岸服贸协议的马英九虚心接受,认为“一阵见血”。
电视节目内容虽然免不了人为操作的成分,但也是一面公众意识的哈哈镜,至少也能反照出一部分现实态度,收缩到IT业来看,台湾从业群体格局不大,视野狭窄,长期拘于代工传统,严重依赖于大陆等地劳动力成本优势,品牌实力疲软,至今还被几个老当家的主导行业,而青年领导力严重缺乏。如李开复所描述,台湾创新事业曾经不错,近一二十年却连续错过软件革命、网络革命、移动革命。HTC是个典型的例子,作为近二十年台湾新兴科技公司的突出代表,仍然是代工出身,独立品牌有过几年风光后,硬件生意实在面临太大的市场压力,才想到开拓软件领域,近期设立了独立的软件部门。
台湾IT业也如台湾电视业,大部分内容拘于寸光,琐碎无趣,缺乏格局和创新。就像前面台湾网友说,“大陆朋友们别当真,我们都不看这些节目的”,也曾有台湾的年轻朋友对编辑闲聊到,“其实我们现在都不用HTC的手机了,不大喜欢”。
台湾电视业遭到内地电视节目的强势挤压,内容的轻浮也一阵阵地遭到内地舆论的讥讽,这次对“买不起电脑”的戏谑更近乎鲁莽,而对应的IT业,台湾本地区市场也开始遭到内地品牌的“鲁莽”介入了,新近的如小米,强刷销售数据和私传用户数据,这两项被我们“习以为常”的作为也被台湾市场视为“鲁莽”,矫情的,美丽的岛阿。(当然,这里其实是赞扬台湾对小米的“义举”)
21科技/孙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