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为凤尾,不为鸡头

来源:原创 2013-10-30 23:19:50 浏览:

本期经济学人杂志,对韩国做了一个特别报道。这个全民中产阶级的国家,有一半的人口集中在首都圈生活、工作和相互竞争。在文章中描述的问题,和中国北上广深的城市中产阶级所面临的生活压力如出一辙。儒家传统下的现代社会,大概都会面临同样的问题。韩国现在的问题与社会中涌现的反思,或许是未来中国一线城市也将经历的过程。

这些问题包括

1,教育军备竞赛

韩国教育体系的发展历程与中国如出一辙,1971年,因为中学教育的普及,韩国取消了中学入学考试,改为“小升初派位”制度,这带来的只是大学入学考试更激烈的竞争。过去30年来,韩国教育界讨论的话题都是“减负”,但却是减轻小学和初中阶段的考试压力,高考的竞争压力就更大。

韩国12%的消费者支出用于教育。是全世界最高的数据。为了应付高考,几乎每个韩国学生在高中阶段都会参与补习班。92%的韩国父母相信,他们的孩子应该入读大学。而韩国的大学入学率也超过80%。教育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教育,而是为了打败其他竞争对手。因此,教育也就成了一场军备竞赛。

理论上说,工作机会与教育程度之间也是供给和需求的关系。如果受到良好教育的候选人越来越多。那么雇主就有动机降低他们给员工的待遇,以招募更多地员工。但韩国却并非如此。

2,单一无聊的“韩国梦”

这说明了韩国社会更深层次的问题。韩国人把进入政府和与政府关系深厚的大企业工作作为教育的唯一目的。11%的韩国年轻人在毕业以后并不工作,而是全职准备应付各种职业考试。

在政府的扶持下,韩国的大宇现代们成长为国际性企业,而为了保护这些企业,保护“民族工业”。韩国政府对这些行业有着严格的管制,汽车、能源、通信、电子等行业,无论对韩国人还是对外国人,进入门槛都极高。韩国的大企业效率并不低下,但他们和所有大企业一样,倾向于节省管理链条,不进入人力密集型行业,比如零售、旅游、本地交通等。因此,也不能为韩国带来更多的稳定就业。

3,老龄化

正因为这些问题,韩国的年轻父母们不断推后他们生育孩子的时间点。教育和抚养成本是韩国低生育率最重要的因素。这导致了韩国的生育率已经下跌到非常危险的地步。韩国的年轻人将要为他们的出生率付出的代价是,当他们好不容易完成了下一代教育所带来的巨大财政压力,却发现自己已经没有人来为自己养老了。

当然,整个特别报道中还包括从北朝鲜到韩国的逃北者们对南北生活方式的比较。南方的生活压力是很多逃北者无法适应的。

-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