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司
快速评论

“双面”永赢基金:业绩爆表与高佣之谜

作者:王鑫 来源:深蓝财经 浏览: 2025-10-24 17:51:24
来源丨深蓝财经撰文丨王鑫这轮浩浩荡荡的牛市,到底谁真的赚到了钱?随着三季报陆续披露,保险、券商赚得盆满钵满,不少公募基金也凭借出色的投资能力脱颖而出。永赢基金,就是今年一个不得不提的现象级选手。这家过去以固收业务见长的公募,今年靠多条“智选”赛道类产品强势出圈,权益类规模水涨船高。但与此同时,旗下被...

来源丨深蓝财经

撰文丨王鑫

这轮浩浩荡荡的牛市,到底谁真的赚到了钱?

随着三季报陆续披露,保险、券商赚得盆满钵满,不少公募基金也凭借出色的投资能力脱颖而出。

永赢基金,就是今年一个不得不提的现象级选手。这家过去以固收业务见长的公募,今年靠多条“智选”赛道类产品强势出圈,权益类规模水涨船高。

但与此同时,旗下被动指数基金高交易佣金费率的问题也开始浮出水面。

1

业绩爆表,有产品1个季度翻倍

对公募基金而言,业绩是硬道理。

截至10月22日,永赢基金旗下已披露三季报的7只产品中,有6只实现盈利。值得注意的是,这7只产品中有6只均为近期成立的新基金,最短的成立尚不足一个月,足以看出这家公司正在全力拥抱这轮行情。

微信图片_2025-10-24_154758_518.png

众多产品中,永赢科技智选混合表现最为抢眼

该基金成立于2024年10月30日,并未赶上去年的“924”行情,但业绩却一骑绝尘:A、C类份额在三季度净值增长率均超过99%,接近翻倍

2.png

截至10月22日,其累计收益率已突破236%,成立不到一年,实现两倍以上回报。总规模也从首发时的0.1亿元,一路飙升至三季度末的115亿元,顺利跻身“百亿俱乐部”。

3.png

这是“新生代”基金经理任桀管理的第一只产品,他也凭此一战成名。

4.png

任桀的投资风格鲜明,敢于重仓。从二季度起,他就坚定布局光模块“易中天”组合,新易盛、中际旭创、天孚通信稳居前三大重仓;同时押注PCB板块,深南电路、沪电股份、生益科技位列第四至第六大重仓;此外还配置了澜起科技、长芯博创等芯片与光通信龙头。

5.png

可以说是满仓AI,all in科技

在三季报中,任桀写道:“报告期内本基金基本维持高仓位运作,基于我们二季度做出的‘全球模型/应用-算力投入闭环形成,中国光通信、PCB厂商分享全球AI发展红利’的判断,继续聚焦全球云计算产业链的投资,这一逻辑在5-8月得到验证。”

除永赢科技智选外,永赢先进制造智选、医药创新智选、半导体产业智选、数字经济智选、新兴消费智选等“智选”系列产品也表现不俗。

6.png

这批工具化主动权益产品,成为公司规模增长的强劲引擎。仅混合型基金规模就从年初的139亿元激增至三季度末的716亿元,增幅高达415%。

同期,永赢基金管理总规模从3596亿元增长至5633亿元,站稳五千亿关口。不过目前债基与货基规模仍达4354亿元,占比77%,“偏科”结构仍存。

靠业绩拉动权益规模,对永赢来说,无疑是优化业务结构的关键一步。

2

旗下指数基金,高佣管比引关注

然而,相比“偏科”问题,永赢在被动指数产品中异常偏高的“佣管比”,显得格外刺眼。

所谓“佣管比”,即交易佣金与管理费的比例。对被动指数基金而言,这一比率通常很低。行业平均水平为0.25,相当于每收1元管理费的同时,基民还要另外给券商交0.25元的交易成本。

两者都是直接从基金净值中扣除,但是交易佣金并不计入定期报告,因此成本更加隐蔽。

据智谷趋势统计,永赢的被动指数基金算术平均佣管比高达1.22,是行业水平的近5倍。相当于基民每付出1元管理费外,还要给券商付出1.22元交易佣金。交易佣金成本比管理费还高,这与公募基金的降费潮反其道而行之。

更夸张的是,全市场1700多只被动指数基金中,佣管比超过1的只有88只。而永赢旗下14只同类产品,就独占7席

7.png

图表来源:智谷趋势

换句话说,永赢基金的被动产品里有一半佣管比异常高,而全市场平均只有5%左右。

高佣管比背后,有两种主流推测:

一是“成长的烦恼”,规模增长带来交易量上升;

二是“战略性激励”,即以高佣金换取券商在渠道、研究、销售等方面的资源支持,使交易佣金变相成为“营销费用”。

典型如A500ETF永赢,佣管比1.83,在32只同类产品中最高;永赢港股医疗ETF同样位列同类第一。反观规模下降的沪深300ETF永赢,佣管比仅0.11,远低于行业平均。

联接基金的情况更为特殊。因其管理费常为零甚至为负,导致佣管比“失真”。永赢旗下成立超半年的4只指数联接基金,平均佣管比高达2.5,行业平均仅0.6。

但比率失真,不意味着成本不高。以永赢中证沪深港黄金产业ETF发起联接A为例,其年化交易成本达0.64%,总隐性成本(含交易成本、冲击成本等)高达0.99%,比99%的同类产品都贵

值得肯定的是,永赢已在成本控制上有所改善,多只产品交易佣金同比下降,规模反而提升。公司今年还密集发行了17只指数新产品,试图在红海赛道实现“弯道超车”。

这也给广大投资者提了个醒:别只看管理费,交易佣金、冲击成本、跟踪误差……那些看不见的,更能决定最终收益。

深蓝财经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相关新闻

推荐用户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