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上市后首秀,奇瑞董事长再谈反内卷
2025年10月18日,以“创新·智领全球”为主题的2025奇瑞全球创新大会在芜湖举行。
这是奇瑞在港股上市后的首次大型公开亮相,吸引了来自国内外顶级学术机构的院士、高校代表、行业协会人员和行业生态伙伴,展示了奇瑞在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等领域的最新成果。
此次大会不仅是一场技术展示,更是奇瑞对外宣告其全球技术创新体系的成型。
而此前多次提到“反内卷”的奇瑞董事长尹同跃,在此次大会上又再次发出“反内卷”的声音。
技术奇瑞的“第二次跃迁”
据介绍,奇瑞成立28年来始终以技术立企。自2022年发布“瑶光2025”技术战略以来,奇瑞已逐步从“探索者”成长为全球新能源的“引领者”。
此次大会上,奇瑞执行副总裁、CTO高新华展示了多项全球领先技术,包括48%热效率的鲲鹏天擎发动机、飞鱼底盘EMB、方舟两栖系统、猎鹰智驾大模型等。
尤其是鲲鹏天擎发动机的发布,被视为奇瑞技术自信的标志。该发动机热效率高达48%,超出市场主流水平,未来有望推动混动汽车进入油耗“1时代”。这项突破,意味着奇瑞将有机会凭自主创新在混动领域与全球领先车企同台竞争。
此外,奇瑞还通过实测方式展示产品实力。新上市的纵横G700,不久前凭借方舟两栖系统成功横渡长江,成为全球首款完成这一壮举的新能源量产越野车,象征着奇瑞在新能源与越野文化结合领域的全新突破。
全球共研的体系化布局
奇瑞的创新不止于技术,更体现在全球协同体系的搭建。目前,奇瑞产品已远销12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16个KD工厂和8个全球研发中心,3万余名研发人员遍布全球。
奇瑞国际业务事业部常务副总经理张升山在会上表示,未来几年,奇瑞计划新增26个海外研发中心,以满足不同市场的合规要求与用户需求,实现本地化开发。
奇瑞在去年设立的“开阳实验室”,通过产学研协同机制加速科研成果转化。今年大会上,奇瑞举行协同创新中心签约仪式并宣布启动开阳实验室战略联盟,进一步打通高校课题研究与工厂落地生产的壁垒。
福耀科技大学校长王树国在大会上表示:“期待未来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想了解中国,就到安徽来,到芜湖来,到奇瑞了解创新,奇瑞将照亮中国创新的未来前程。”
创新为底的“反内卷”能力
奇瑞的五大历史性突破——销量规模、出口、新能源、品牌与资本市场,背后是技术体系的厚积薄发。截至9月底,奇瑞全球用户超过1772万,其中海外用户543万。随着上市后的国际资本支持,奇瑞正迎来品牌全球化的关键阶段。
在产品和技术出海之外,奇瑞也在文化和管理层面强化国际化思维。尹同跃在会上表示,全球化不能只追求规模和速度,而要实现可持续,建立中国汽车“安全、可靠、高端”的新形象。
尹同跃进一步强调,奇瑞要通过建立覆盖新能源、智能化、AI化等领域的全球化创新体系,让奇瑞拥有“反内卷”的能力,推动品牌持续向上,实现可持续的国际化。
因此,在这一使命下,奇瑞致力于以技术创新赋能产品创新,并带动商业模式、企业管理、产业生态的全面升级,让奇瑞从传统车企快速转型为全球化高科技生态集团。
结语
2025奇瑞全球创新大会,是一次技术成果展示,更是中国汽车工业的一次自我再定义。
从燃油时代的跟随者,到新能源时代的技术引领者,奇瑞正在以“反内卷”的创新逻辑重构自身竞争力。
它的底气来自长期技术投入,路径来自全球协同创新,目标则是成为一家面向未来的全球科技公司。
奇瑞的创新版图仍在扩展。技术奇瑞,正在成为“中国智造”走向世界舞台中心的重要注脚。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