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命的来了!他们开始吹宁德时代2060年的业绩
来源:财通社
究竟是有多看好?某知名券商对宁德时代的业绩已预测到40年后。
这两天,不少投资者都在围观国信汽车团队最新出炉的一份研报。在这份研报中,分析师对宁德时代的所谓第二曲线储能业务展开分析预测,认为增量赛道储能未来竞争激烈,预计最终宁德时代能占据全球市场占有率15%~25%,并预计2060年宁德时代储能业务营收中枢为1714亿元。
对于预测周期一下子拉长到40年后,有投资者称“周期一下子拉长了40年,这不是研报,应该是预言”。
国际投资人李录曾提到,自己在买入一家公司前,有时候可能花几年的时间,而且了解程度甚至要超过一家公司的管理层,以至于才能够以90%的置信度预判公司未来10年的情况。从其投入精力来看,预测一家公司的未来业绩难度可见一斑,而在这份研报中,直接将预测周期拉长到了40年,显然是有些夸张了。2018年6月,宁德时代在创业板挂牌上市,上市首日收盘价36.20元,截至今日收盘(8月6日)其股价为543.88元,涨幅已达14倍,在高额涨幅之下还如此大胆预测,这样真的好吗?
40年后宁德时代啥样?
储能业务将继动力电池后成为宁德第二条“增长曲线”
作为新能源赛道“先锋”,宁德股价持续突破,其估值成为焦点。现阶段市场信心主要来源于1)持续高增长的动力电池业务,龙头地位稳固;2)暂时未放量的储能业务为2030-2050年极具确定性的万亿增量赛道。预计宁德在储能端将与系统集成、安装商等深度绑定,形成储能产业链由“上”(光伏装机-光伏供应集成商)到“下”(储能装机-储能电池系统供应商、储能系统集成安装商)的深度联结。
储能市场长坡厚雪,终局兼具“确定”与“不确定”
根据“电源侧+电网侧+用处侧”应用情景,预计全球2025/2060年新增储能需求为175/1632Gwh,2021-2060年CAGR为12.8%,2060年新增储能装机空间0.86万亿元,为“确定性”万亿级市场;储能在:1)商业模式上,储能业务(对应项目/区域)相对动力电池(对应车企/车型)订单较为分散;2)技术多样开花(钠离子、锂离子等),方案尚未明确;3)巨头提前卡位(特斯拉、LG等),尚未出现绝对龙头,竞争将较为激烈,未来市场格局具“不确定性”。
预计宁德终局15%~25%份额,2060年营收中枢1714亿元。
宁德时代已通过合资建厂、入股等方式整合储能产业链。此前其动力电池业务受益于1外因(政策)+3内因(客户、原材料布控、技术)快速增长,假定储能业务(技术路线、竞争格局、拿单模式三个影响因子)与动力电池业务具相似增势与发育曲线,保守预计终局宁德全球储能市占率15%~25%,对应营收/市值空间约1714/4285亿元。
营收1714亿是什么概念呢?以宁德时代2020年储能系统销售收入19.43亿元计算,1714亿元的收入大致是现在的88倍。
掀起市场激烈热议
这份研报在网络中引起了激烈热议,有网友调侃:“被吓到了。如果我没傻的话,今年好像还是2021年,40年后记得扶我起来看看股价。”
也有网友表示不满,直呼“神棍””吹牛..."还有人调侃:“还是缺乏想象力,不敢预测爆炸式增长,2060年营收应该破万亿元,家家直接电池入户。”
而对研报所引发的争议,据金陵晚报报道,参与起草的分析师唐旭霞回应称,“我们确实看好储能赛道,也是基于高层规划作出这样的预测。”在她看来,储能本质是平抑电力供需矛盾,碳中和引发储能增量需求,因此2060年这个时间点有其合理性。
对此,作为“买方”的基金公司是否买账?
据中国证券报,建泓时代投资总监赵媛媛表示,预测未来几十年的业绩不大可取。但参考碳达峰、碳中和的时间目标,仅看未来数年,储能也是一个被市场重视不够的极具成长空间的行业。发电端、传输端、用户端,都有巨大市场空间。
她认为,这种争议的出现,本身就是市场出现阶段性分歧的表现。对于新能源产业整体而言,经过7月的强势表现,不但已经充分反映了中报的良好业绩,也部分透支了对三季度的乐观预期。对于后市判断,还需要等待三季度产量数据的证实。
一位私募基金经理则评论:“我觉得不无道理,人们总是高估现在的能力,却低估未来潜力。研报是有数据支撑的,这个市场的确空间广大。”
今年大涨近60%
成立于2011年的宁德时代,是全球领先的锂电子电池提供商,专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储能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动力电池系统、储能系统和锂电池材料。
近年来,在新能源板块的推动下,宁德时代股价也一路高涨,截至8月6日收盘,宁德时代今年以来的涨幅已达到60.99%。
宁德时代发布的一季报显示,一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191.67亿元,同比增长112.24%;净利润19.54亿元,同比增长了163.38%。
宁德时代表示,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宏观经济恢复,新能源车销量同比大幅增长。其中,国内市场方面,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国内实现新能源车销量51.5万辆,同比增长 279.6%;国际市场方面,根据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数据,欧洲30国实现新能源乘用车注册量45.3万辆,同比增长97.6%,国内外新能源车市场需求增长相应带动动力电池需求。根据 SNE Research 数据,全球动力电池使用量47.8Gwh,同比增长127.6%。此外,受益发电侧与电网侧的需求拉动,公司前期储能市场布局逐步落地,销量同比增长显著。
不过,随着股价的上涨,市场关于宁德时代未来走势的看法也开始出现分歧,比如东方港湾董事长但斌近日在社交媒体上谈论宁德时代时称:“觉得贵前些天已经处理了,可还在涨。”
不过,也有基金经理表示,投资的本质不是看目前的市盈率,而是看未来。榕树投资董事长翟敬勇表示:“新能源是未来好赛道,目前的渗透率依然很低,发展空间较大。就像修高速公路,今年修一条明年可能修三条,后年可能修十条,因此估值应该用未来的自由现金流贴现,而不是看当前的市盈率。有些人对新兴产业缺乏深度研究,因此容易排斥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