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媒
快速评论

创媒纪|易简财经张威:创业4年刚刚及格,但不会再投财经新媒体

来源:传媒见闻 浏览: 2021-01-14 16:06:03
创媒纪|易简财经张威:创业4年刚刚及格,但不会再投财经新媒体

财经新媒体,从零开始,4年时间能做成什么样?

张威的答案是:全平台100万粉丝,其中公众号45万,上百家广告客户,一年营收超千万。

张威是谁?

1.png

张威,四川人。上学时,因为南方报业在广州,所以认为最好的媒体都在广州;又因为精神上偏爱漂泊,所以毕业即南下,入广东电视台,做财经记者,一干就是12年。

2016年,记者张威终于辞职,创办——“易简财经”。说是终于,因为在此之前,他已经利用业余时间,联合创办了国内最早的财经记者社群平台——“深蓝财经”,是深蓝最早的四位合伙人之一。

深蓝刚火时,专投媒体的高樟资本创始人范卫峰曾找到他们,了解到深蓝竟然是靠四位合伙人业余起家,告知:“你们主要问题还是创始人都是兼职,还分在不同城市。”他们深以为然,所以.....四位合伙人,最终都单飞了。

作为其中之一的张威,2016年正式创办了易简财经。虽然刚刚离开传统媒体,但此时已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新媒体“老人”。用他的话来说,“搞易简时,等于把同一件事再做一遍,肯定比第一次容易太多了。”如果说,能把事情做成一遍,背后的支撑可能是运气。那要是能复制着把一件事反复做成,背后的支撑是不是就可以看作是一种经验呢?

张威的经验又是什么呢?

以下是对话实录:

2.png

张威,易简集团(834498)首席内容官,易简财经创始人,广东卫视财经新闻工作12年,广东卫视《财经郎眼》节目常驻嘉宾

传媒见闻:您是什么时候进入新闻行业的呢。

张威:2004年本科毕业

传媒见闻:知道您大学是经管专业的,为什么选择做新闻。

张威:我小时候特别喜欢玩游戏,我发现对抗性游戏其实都是玩博弈,于是我后来就去了川大读经管。读大学时我经常刷ytht和蓝色星空的经济版,对经济文章一直很有兴趣,本科毕业时也拿了几个offer,主要是财务和新闻,星座书上说双子座适合干新闻,于是选了新闻。

传媒见闻:当时四川的华西和商报也很厉害,选择广州是出于什么考虑。

威:因为南方报业在广州,于是我认为广州的媒体是最好的,就来了广东电视台。当时觉得成都离家太近了,更喜欢去远方漂泊的精神状态。

传媒见闻:电视台的财经记者和平面媒体的财经记者工作方式上有什么不同。

张威:平面记者会专业一点,因为一个事要写1500字,区别就大了。电视比较浅一点,因为电视新闻播出就1,2分钟,也就400字。电视台普遍给到财经的版面都太少了,其实应该多给一点。

传媒见闻:现在回忆起来,刚开始工作那会有什么值得怀念或者想起来觉得很美好的时光吗?

张威:当时觉得干媒体很开心,每天接触不一样的人和事,就像给了一扇窗,能让人看到一个很大的世界。比如有机会去博鳌和达沃斯,几天就能采访几十个大人物。阅读面也扩的很广,比如采访了罗杰斯,就会去看罗杰斯的书,他有本书写他和女朋友骑着摩托车穿越欧亚大陆,看了就觉得特别酷。当时《财经》是每期必买的,很羡慕那里的记者,总之,一份工作能让你学习和进步,那就是最快乐的事。

传媒见闻:作为一名传统媒体的资深记者,您是怎么开始接触到新媒体的呢?当时参与是基于什么考虑呢。

张威:我上网比较早,中青,ytht,nga我都是资深战友,也爱玩微博。2010年,涂劲军在每日经济新闻广州站当站长,他那时就给我说,以后的新闻都是在网上,在社交平台上,传统媒体的影响会下降,我完全赞同。那时我们经常一起吃火锅,一起谈新媒体的光明前景,说多了,我们就深信不疑了,开干了。很多事情就是这样,有了大致的想法,通过语言强化,然后行动。

传媒见闻:深蓝在当时就制造了不小的影响力出来,所以其实一开始您参与新媒体项目,做起来就非常顺。

张威:是的,深蓝财经记者社区其实影响力还不错,我们当时网站刚上线,几天之内就吸引了几千个财经记者去认证实名注册,后来微博做的也不错,我们还做了社区类和信息流的产品。当时范卫峰在证券时报做投资,跟我们有接触,他当时就说,你们主要问题还是创始人都是兼职,还分在不同城市。所以后来我们几个创始人都单飞了,现在大家各有一个各的项目,都还行。

再后来搞易简时,等于把同一件事再做一遍,肯定比第一次容易太多了。

传媒见闻:因为最开始您做深蓝财经的时候,也是兼职,您在电视台工作了12年非常资深了,为什么决定彻底离开传统媒体转型新媒体创业呢。

张威:之前说了,我觉得人最重要的与时俱进。财经在前东家本来就是个边缘板块,所以30岁我就发现自己没进步了,实在与当下这个时代不吻合,就一直想走。后来认识了易简集团的胡总,感觉易简很不错,于是就出来了。在走这件事情上,还是要勇敢一点,在一艘缓慢下沉的船上感觉不会好的。

传媒见闻:在创业起步的时候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呢,当时起步的时候,公司是什么样的情况。

张威:困难都发生在深蓝时期,那时我们知道大方向,但没有路,不知道走哪条路才对。大家提了十几条路,结果每条路都没走远。有些是技术问题,比如我们当时搞了一个产品叫在线专访,有一次我主持专访雪球的方三文,结果涌入几千个网友围观,中间我们网站掉线掉了3次,搞得我们很尴尬。有些是盈利问题,比如我们有个采访资源产品,流量很不错,但是没有办法盈利。

从现在回头来看信息流是很好的路,所以我觉得蓝鲸徐安安他们确实是比较聪明。

传媒见闻:您觉得相对于其他新媒体内容创业方向而言,财经新媒体有没有比较特殊的地方。

张威:专业门槛比较高一点,用巴菲特的话来说,有护城河,当然是相比媒体其他领域。现代化的本质就是专业化。

传媒见闻:这几年下来我们也看到,易简财经也是收揽了不少奖项,您觉得易简能得到这么快的发展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张威:做媒体第一还是内容立得住吧,我们每年都还是有几篇能穿透行业的文章,比如有一篇,《停批版号下的悲剧众生相》,基本上几家大游戏公司都成了我们客户,还有这篇《广州第一烂尾楼:22年了,这群白发业主还等得起吗?》,全网几百万吧,很多业主都来感谢我们。第二还是靠客户支持,我们帮客户策划一些传播质量高的文章,传播效果还可以。

3.png

传媒见闻:那现在您做易简财经已经有4年时间了,您回头看对过去4年取得的成绩满意吗?现在易简的状况如何。

张威:4年勉强算及格吧,我们现在微信有45万粉丝,全平台有100多万粉丝,已经有上百家广告客户,几乎都是大型上市公司,每年有一千几百万收入。我们比较年轻,团队大多数人是应届毕业生,比较欣慰的是,他们成长都还是挺快的,所以团队也比较稳定。无论从内容和经营,我们都提倡每天优化一点点的概念,不断去滚大这个雪球。

传媒见闻:在财经媒体方面,我们有时候能看到一些选题都是最早由新媒体引爆,然后传统媒体才跟进,但实际上从资源上来说传统媒体应该更具有优势,您怎么来看待这个现象呢?

张威:这是很正常的,传统媒体都是中心化的,资源需要审批才能调用,这就滞后了。社交媒体是分布式的,实时的,真真假假的信息流铺天盖地,这些信息未经过检验,需要用户和传统媒体参与动态纠正,慢慢整理出事实真相。传统媒体解决权威的问题,社交媒体解决实时的问题。

传媒见闻:这两年传统财经媒体在新媒体上的表现也越来越突出,您觉得作为创业起步的机构化新媒体最大的优势是什么?

张威:机构化新媒体填补的是传统媒体和普通用户之间的空白市场,最大的优势就是即时和专业判断,新媒体拿到一张截图就敢发微博,传统媒体不可能这样做,普通用户又拿不到。长期搞下来,品牌就有了。

传媒见闻:易简财经也经常关注一些上市公司,在挖掘这些上市公司的时候咱们是如何做到一些风险防控的呢,这其中有什么经验?

张威:我们不是很激烈,我们如果知道8成,就写7成,不多写,留有余地。另外,上市公司过来沟通,我们态度也会比较好,我们搞媒体是心怀善意的,不是到处树敌的。

传媒见闻:我们看到政策层面对于新媒体的监管也越来越来严格,您觉得从行业角度,未来财经新媒体行业会呈现出什么样的发展趋势呢,还会不会涌现出更多的机构财经新媒体出来。

张威:媒体就是三个东西,读者,内容,客户。现在读者是个大门槛,新媒体要有一定微博和微信的粉丝才能产生影响力,整体流量下滑吸引粉丝就很难,等于在熊市里你要找一只牛股,会非常费力。内容相对容易,毕竟都是搞了十年八年媒体,才出来搞新媒体的,然后就是客户真正认可你,肯定是需要个2,3年时间。

总之,风口没有了,只有硬搞了。

传媒见闻:从商业模式的角度,可能业务上新媒体做内容存增长天花板比较明显,很难有指数级增长,所以假如您是投资人,现在说有一家财经新媒体出来了,您会不会投。

张威:不会投,跑马赛道最重要,媒体是一个很小的赛道。

传媒见闻:易简财经如今的影响力也非常大了,那么您对于易简财经的未来您的规划是什么呢。

张威:在已有的业务方向,我们有信心每年都比前一年做的更好,有更大的影响力,更多的客户,更广泛的认可。

新的业务方向,我们主要想做好视频号,之前的视频全是智能推荐,智能推荐是不会有高质量创作者进场的,就像没有新媒体能依托今日头条发展一样,没有账号价值,做得再好都没意义。好的视频肯定是有价值的,最近视频号起的很快,因此很多人可能有机会复制公众号的成功。

好的视频肯定是有价值的,关键在于如何获取一个稳定的渠道。

深蓝财经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相关新闻

热门资讯
财经风向标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