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IPO
快速评论

今年首家!百合医疗IPO暂缓审议,三年前曾被否,保荐机构为兴业证券

来源:财通社 浏览: 2021-01-06 08:14:15
科创板上市委2021年第1次审议会议于1月4日召开,审议结果显示,广东百合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合医疗”)首发暂缓审议。这是今年上会遭暂缓审议的首家科创板企业。百合医疗本次发行的保荐机构为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保荐代表人为施娟、杨伟朝。这是兴业证券年内保荐的首单科创板项目。财通社上周曾发布文章《...

科创板上市委2021年第1次审议会议于1月4日召开,审议结果显示,广东百合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合医疗”)首发暂缓审议。这是今年上会遭暂缓审议的首家科创板企业。

百合医疗本次发行的保荐机构为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保荐代表人为施娟、杨伟朝。这是兴业证券年内保荐的首单科创板项目。

财通社上周曾发布文章《销售费用远超研发费用,产品问题频发……被否三年后,百合医疗又要IPO》对百合医疗进行过深入分析,原文如下:

百合医疗,公司全称为“广东百合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曾于2017年申报创业板上市结果惨遭否决。

首次上市失败后,百合医疗和其控股子公司博新生物在多次飞行检查中被指出存在相关缺陷而被责令整改。此外,百合医疗还因生产销售未经注册的医疗器械受到原佛山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行政处罚。

2020年6月24日,百合医疗转道科创板并提交上市申请,保荐机构从广发证券换成了兴业证券,募资总额由5.08亿元增加到了8.42亿元。

这次能否顺利过会,资本市场颇为关注,因为从其招股书来看,这家老牌医疗器械公司实际上问题重重。

最突出的一个问题是,公司近三年的销售费用是研发费用的3倍多,每年占营收的比例超过20%,而研发费用占营收的比例仅在6%上下浮动!

行业竞争激烈,国产厂家份额较小

公司销售费用是研发费用的3倍多

招股书显示,公司主营业务为一次性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可归类为输液管理、血液净化和护创敷料三大系列,三大系列2019年营收占比分别为62.27%、26.53%、6.58%。

静脉留置针是公司营业收入和利润贡献最大的产品,2019年静脉留置针销售额为2.83亿元。

image.png 

目前,我国一次性医疗器械产量很大,但2017年我国1.6万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中,90%以上都是中小型企业,规模以上企业不足10%,年产值过亿的企业不足400家。

2017-2020年上半年,百合医疗分别实现营收6.70亿元、7.96亿元、9.57亿元和4.33亿元,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1.19亿元、1.44亿元、1.88亿元和0.74亿元。   

虽然从营收数据看,百合医疗是国内一次性医疗器械领域中规模较为领先的生产企业之一,但资料显示,国内高值一次性医疗器械市场还是由国外产品占主导,此外,国内低附加值的一次性医疗器械产品在近年来还受到来自印度、巴西等新兴国家生产企业的冲击。

换言之,我国一次性医疗器械市场竞争激烈,留给国产厂家的市场份额其实并不多。

百合医疗在招股书中坦言,国内企业只有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才能在未来一次性医疗器械市场中与国际企业展开竞争。

问题是,百合医疗加大研发力度了吗?

从公司逐年增长的研发费用来看,或许是加大了,但是从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来看,却是表现一般。    

image.png

上述表格清晰地反映了百合医疗在销售和研发方面的投入情况。2017-2019年,公司销售费用分别为1.75亿元、2.11亿元和2.21亿元,而研发投入分别为3606.65万元、5317.49万元和6145.67万元。可以看出,公司近3年来用在销售上的费用差不多每年占了营收的1/4,而研发费用占营收的比例,每年仅仅在6%上下浮动。

生产未注册的医疗器械遭处罚

多次飞检存缺陷被责令整改

在其招股书中,财通社看到了这样一段话:

“公司实行专业化的运营模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供应商管理体系、生产计划运营机制、质量控制管理制度以及物流运输协调机制……”

“质量控制管理制度”——这短短8个字,尤其需要重点关注。因为很讽刺的是,百合医疗在较为完善的质量把控下,还屡次曝光产品质量问题。

根据中国经营报的报道,2019年1月18日,百合医疗遭到佛山食药监局的行政处罚,原因是公司生产并销售未经注册的一次性无菌输液延长管(属输液管理系列产品)。这起处罚的违法事实即生产未经注册的产品销售给美罗医药,而相关证据是上海虹口市场监管局提供的相关材料。由此,佛山食药监局没收百合医疗违法生产的8根一次性无菌输液延长管样品,没收违法所得6000元,并罚款7万元。

天眼查APP显示,美罗医药是上市公司国药控股100%控股子公司。在2018年,国药控股是百合医疗的第一大客户,2017年和2019年是百合医疗的第二大客户。   

另外,百合医疗及其子公司博新生物还在2017-2019年间合计发生了3次飞行检查不合规的情况。    

百合医疗在招股书中提及,若未来公司产品质量管理体系或相关控制措施不能得到有效执行,出现因产品质量问题导致的医疗事故或纠纷,公司可能面临法律诉讼或纠纷,进而影响公司的品牌、声誉和生产经营。

事实上,百合医疗已经遭遇过因产品质量不合格导致销售量未达预期的情形。招股书显示,2018 年 8 月,贵州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博新生物销售的血液灌流器产品进行监督抽验,结果显示公司血液灌流器的血室容量指标不符合企业制定的标准。依照《医疗器械召回管理办法》的规定,博新生物开展对监督抽验不合格的同批次产品的召回工作,涉及产品共计 2989 支,已办理退货 352 支,封存 1838支,拟召回 799 支。

该产品召回事件影响了公司血液灌流器产品的销售,2019 年度,公司血液灌流器产品销售收入较上年度下降0.39亿元,下降幅度为 46.91%。

高值耗材集采恐影响毛利率

但必须承认,与同行相比,百合医疗在毛利率上表现抢眼。

2017年-2019年,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61.04%、61.18%和60.93%,选取威高股份、健帆生物、林华医疗、维力医疗、三鑫医疗为同业可比公司,可比公司近三年来毛利率均值分别为57.17%、56.82%、60.36%。    

只是对百合医疗而言,未来能不能继续保持较高的毛利率还很难说。

招股书提到,2019 年 7 月 31 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治理高值耗材改革方案》,提出“完善分类集中采购办法。对于临床用量较大、采购金额较高、临床使用较成熟、多家企业生产的高值医用耗材,按类别探索集中采购,鼓励医疗机构联合开展带量谈判采购,积极探索跨省联盟采购”的工作任务。百合医疗产品中的中心静脉导管、血液透析导管、血液灌流器、医用导丝等均属于前述高值医用耗材参考目录范围。静脉留置针等产品虽然未明确出现在上述参考目录中,但已被多地纳入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或带量采购范围。

未来,若国家全面实施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政策,将对公司产品的销售区域分布、销售单价和销售数量以及毛利率、净利率等业绩指标造成较大的影响。

上市委现场问询问题

审议结果公告显示,上市委对百合医疗现场问询两个问题:

1.请发行人代表以定量的形式进一步说明发行人主营产品在各级带量采购过程中目前受到的影响和未来的潜在影响。请保荐代表人发表明确意见。

2.请发行人代表说明发行人设立及历次增资中马立勋代黄凯投入资金来源是否合法合规,马立勋代黄凯持有股份的真实性、合理性。请保荐代表人发表明确意见。

需进一步落实事项

请发行人结合发行人前身百合有限设立和第一次增资相关资金全部由黄凯母亲戴伟健提供、黄凯与马立勋之间不存在有关百合有限的股权代持文件等事实,进一步说明马立勋系代黄凯持有百合有限股权的真实性和合理性。请保荐人、发行人律师发表明确核查意见。


深蓝财经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相关新闻

财经风向标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