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与交通
快速评论

左手地产右手新能源车,地产商集体加赛道?

浏览: 2018-11-20 19:05:02
左手地产右手新能源车,地产商集体加赛道?

    容易看到,包括恒大、万达、宝能、碧桂园在内的数10家地产企业已经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仅2017-2018年投资规模已接近500亿元,而计划总投资远超一千亿元。

    而无论是通过投资造车企业布局产业链多板块的“恒大们”,还是发力动力电池产业上下游的“冠城大通们”,亦或围绕老本行打造新能源汽车小镇的“碧桂园们”,拥有敏锐商业嗅觉的地产商大佬们,尽管路径不尽相同,但都先后将苗头对准了新能源汽车产业。

    碧桂园,他在2017于广东顺德拿下11.8万平米的两块用地,定向开发只能用于建设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主的科技小镇,打造汽车创新全产业链。

    恒大,18年更是用67.46亿港元入股贾跃亭的造车公司Faraday Future(FF汽车),成为其最大控股股东。3个月后,许家印和贾跃亭因控制权之争在香港国际仲裁中心对薄公堂,惊掉一地下巴之后各言“已胜”。近日却再生波澜,恒大反诉FF,再次拉起争议。

    然而,造车可不是简单活,从设计到量产,这里面是海量的时间与疯狂的烧钱。

    知名评论家郎咸平曾列举几点:


    1、造车资金投入量之大是不可想象的。苹果的现金储备2300亿美金,最后还是宣布汽车项目失败。乐视投了47亿还要再投170亿,还要再投416亿,这些钱能比的了苹果吗?

    2、设计之复杂是你不可想象的。汽车不算螺丝螺帽有7000个零配件,加上螺丝螺帽小配件小电线大概有3万个零配件。以这7000个零配件为例,每一个零配件都有设计标准。以丰田为例,其中一个非主要零配件的设计标准就是一本1000页的书。

 

    3、供应链管理之复杂是你不可想象的。假如每天生产1000台汽车,3万个零配件必须从全世界各地准时到达,只要一个螺帽进不来,汽车就装不了,你就卖不出去。

    如果地产商不缺钱,那车说不定能造的出来,但是在目前地产商普遍缺钱的情况下,能不能造出来,小编不禁要打一个问号了。

    房企转型时代

    业界资深人士对易简财经表示,近几年来,房价涨,地价也涨,房企们一边赚得风光另一边其实也一直积聚风险——周转率高低一直挂在大佬们心头。而到了去年下半年,在去杠杆大背景之下,房企融资渠道一再被收紧,资金压力再成为困住房企的又一道枷锁。

    种种迹象表明,房地产行业已经度过了最黄金的岁月,另觅高增长赛道成为了房企大佬们的要事。

    无独有偶,富士康总裁郭台铭曾说,房地产只能赚一次钱,而核心技术可以赚无数次钱。仔细一想,过去的台湾、日本、香港似乎都正印证着这个规律。那么,王学文、许家印、杨国强这群在商业领域拥有最多财富资源的人,最后能不能安然切入新能源车行业,尚待时间验证。

深蓝财经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相关新闻

推荐用户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