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媒
快速评论

清华大学李希光教授:阳痿的新闻与僵硬的宣传

作者:李希光 来源:南方传媒书院 浏览: 2018-04-14 16:44:50
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李希光教授在为《诤语良言——与青年记者谈新闻写作》一书作序时严厉抨击新闻报道中存在的顽症,并鼓励媒体克服。

来源:南方传媒书院

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李希光教授在为《诤语良言——与青年记者谈新闻写作》一书作序时严厉抨击新闻报道中存在的顽症,并鼓励媒体克服。原文过长,千龙传媒择其中后半部分奉献给读者,相信网民朋友耐心读完之后一定会获益匪浅:

每天早上8时,“噼里啪啦”的古老的打字机声响打破了《人民日报》9号楼的宁静。在二层的一间朝阳的教室里,十几名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英语新闻采编专业的学生坐在早年从延安窑洞里搬进北京城的十几台破旧的打字机后面,开始了一天的课堂生活。一位来自美国的记者兼新闻学教授站在讲台上刚刚主持完一场模拟记者招待会。

这是我和刘其中教授当年在研究生院学习新闻学的场景。

现任香港树仁学院新闻系主任刘其中教授既是我的师兄,也是我的师长,还担任过我的领导。他曾经担任过新华社高级记者、中国特稿社社长、新华社驻西藏记者、新华社联合国分社社长、新华社体育部主任、新华社对外部副主任和《中国日报》香港版总编辑。

刘教授是1978年9月考入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新闻系的第一批研究生,我们称其为黄埔一期。而我在1978年9月刚刚上大学。我是在他从研究生院毕业4年后才进入这个新闻系读书,应该算是黄埔七期。由邓小平和胡耀邦亲自批准创办的这个新闻系从创建伊始,就引进了美国先进的新闻教育方法和理念:新闻学是一门职业教育,新闻学注重的是专业素质和技能的培养。新闻教育培养的不是矫揉造作的布道士,而是朴实的传播者。他们是用“普通人的声音”把事实传递给人民。记者是与事实,而不是与观点打交道,否则记者与作家、学者、官员和政客就没有区别了。为此,这个专业的核心课程——新闻采访写作课的教授全部是从美国新闻界和新闻教育界中的著名记者和专家中聘用。

当时,这批被称为“中国新闻学黄埔军校”的学生,很自以为是,试图用一种新新闻学改造宣传式的新闻学,也就是要彻底改革中国的新闻界。这批学生中确实出现了一批风云人物,其中许多人至今仍然是中国新闻界举足轻重的人物,如《人民日报》总编辑王晨、前《经济日报》总编辑艾丰、新华社高级记者熊蕾、新华社副总编辑刘江、《中国日报》副总编辑刘邸中、新华社新闻所所长路小华、新华社洛杉矶分社社长司久岳、新华社上海分社副社长严文斌等。不幸的是,80年代后期,由于特定的环境影响,社科院新闻系从中国新闻教育领头羊的宝座上自动走了下来,再也没有了那个年代的青春活力。

所幸的是,社科院新闻系在其长达10年有余的辉煌时期培养的人还在,其深入人心的新闻理论、方法并没有泯灭。刘其中教授在繁忙的采访、写作和教学之余,运用他在中国社科院新闻系和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理论,集20年之积累和经验,完成了这样一本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闻学专著。这本书讨论的是新闻采访写作,但是,其对当前中国新闻改革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的指导意义不亚于任何一部只会空谈理论和概念的新闻学或传播学著作。当今的某些新闻传播界人士,一谈起新闻改革,差不多是千篇一律的照搬某些用滥了的语录和云山雾罩的概念。可是,一旦请他把他整天宣讲的那套新闻理念付诸具体的新闻报道时,他可能无从下手。刘其中在这本书里,不是用那些不切实际的理论,要求青年记者“你必须这样、那样”,而是用大家每天在中国和西方媒体上顺手捻来的大量实例,通过对比,向读者展示“最好这样报道,而不是那样报道。“读了这本书,我的第一个感觉是:如果你作为一家中国新闻媒体的总编、制片、主笔、记者、编辑,这可能是令你汗颜,不敢回头看看自己策划的、签发的、主笔的、采写编辑的那些不专业、甚至不公正的新闻报道。

新闻不是另外一个星球上的故事

1. 中国新闻文风的癌症:没有直接引语

刘其中在《诤语良言》中讲了一个我可能在清华大学新闻学课堂要经常引用的故事:1995年刘其中在天津世界兵乓球比赛中采访了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并按照规定送稿给在场的天津市政府有关部门审稿:

萨马兰奇说,要组织好大型国际体育比赛,必须有两个条件,一是准备工作必须井井有条,二是东道主必须有较高的运动水平。

他说:“这次世兵赛的成功举办表明,中国已经完全具备了这两个条件。这次大赛的组织工作非常成功。”

他还说:“这次世兵赛的成功举办还表明,中国完全有能力举办更大规模的国际体育赛事。”

审稿人对这篇稿件的文字没有作任何改动,但是把直接引语的引号统统删除了。

刘其中在书中引用了英国作家刘易斯.卡塔尔的一句话:“没有图画、没有对话的书,有什么用处?” 托尔斯泰在谈到《战争与和平》一书的力量时,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不叙述,我不解释。我只展示,我让我的人物为我说话。”

我曾经多次撰文写道:“不能产生画面、没有直接引语的新闻,有谁去看?” 但是,正如刘其中指出的,在中国记者编辑队伍中,喜欢使用、善于使用直接引语的只占极少数。

大量使用直接引语的新闻写作风格早在19世纪末期和20世纪初记者这个职业诞生之初就开始成为最有效的新闻文体。早期的那些大力倡导并使用这种文体的一些西方记者后来都成了大作家。如海明威等等。美国那个时代的现实主义传统就是依靠这些记者在他们的新闻报道和采写中形成的风格。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新闻报道与写作》教材中写道:“报道新闻应该进行‘展示’而非‘陈述’的定律就是:必须把直接引语写入新闻的重要部分。记者在采访时都会留意闪闪发光的言辞、犀利透彻的评说以及新闻人物对新闻事件的简要概括。 直接引语能使新闻事件更具戏剧化色彩, 能使读者直接聆听新闻人物‘说话’。此外,它还是帮助读者做到真实报道的手段,能使读者直接感受到新闻事件是否真实。总之,如果新闻中使用了直接引语,读者就可这样推断:既然新闻事件的参与者在直接说话,那么这件事必定真实无疑。“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新闻学教程则认为,直接引语会使新闻增加色彩,提高可信程度。使用直接引语是在说话人与读者之间建立了直接联系。直接引语具有个人的性质。一看见引号,读者马上就会意识到, 下面的内容必定非同一般. 直接引语还能改变新闻的节奏和韵律, 使扳着的面孔骤然”多云转晴.”刘其中进一步解释说, 直接引语是不同身份、不同个性的新闻人物所说的话,使用了直接引语的新闻会更富人情味,语言上会更富色彩,行文上更富变化,读者读起来会更感到亲切生动。直接引语是常常是新闻中的点睛之必,会给读者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

对于中国媒体来说,最为重要的一点是,直接引语一般都有出处,即消息来源。一旦因引述内容而陷入诽谤官司之类的麻烦,记者只要引述无误,都可以避免或减轻自己在法律上的责任。如果从新闻编辑记者和主编的职业化和专业化水平来判断,中国近些年来的大量媒体被告事件不乏与该媒体在新闻报道中太多的发表记者个人观点而不使用或少是用直接引语有关。

2001年,刘其中对《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美国三大报使用直接引语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这三家美国大报在新闻中使用了直接引语的占93%,其中一篇高检使用了三条以上直接引语的高达76%。在美国的报纸上,几乎是没有直接引语就不成新闻报道。

而中国新闻界是什么情况呢?刘其中的调查(1996)显示,《人民日报》使用了直接引语的新闻仅占8%, 新华社使用直接引语的新闻仅占5%.刘其中还对香港两家有影响的报纸《明报》和《东方日报》使用直接引语情况做了调查(2001),发现两报使用直接引语的新闻仅占3%。我最近随机抽查了《中国青年报》,发现这家全国公认的高质量报纸在直接引语的运用上远远低于国际水准:

·河南着手防治“交通厅长腐败”

·全国青年外事工作会议召开

·韩警方逮捕大邱地铁纵火嫌疑犯

·民企国企平起平坐

·第46届“荷赛”儿童大奖评出

·渤海湾一滚装船遇险

·沈阳取消“民办公助”学校

·韩国第三大企业集团老板被捕

·雷锋传人汪家胜

上述九条新闻中使用直接引语的仅有一条《雷锋传人汪家胜》。

再看一看《中国青年报》2003年2月28日的头版,共有12条新闻:

·中共中央举行民主协商会

·胡锦涛会见卡斯特罗

·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举行第三十二次会议

·全国政协举行第四十八次主席会议

·纪念学习雷锋活动40周年大会在京隆重举行

·全国学习雷锋、志愿服务先进集体名单

·全国学习雷锋、志愿服务先进个人名单

·李泓霖:志愿行动从中国走向世界

·送人玫瑰 手有余香――青年志愿者李泓霖在纪念学习雷锋活动40周年大会上的发言

·高校毕业生就业将取消各种政策性限制

·团中央20万元团费紧急支援新疆灾区

·发生爆炸的北大清华餐厅恢复营业

上述新闻作品中,使用直接引语的仅有《李泓霖:志愿行动从中国走向世界》一条。

刘其中说,没有消息来源,意味着这是记者自己的观点。这会导致读者对报道客观性的怀疑。

最为可惜的是下面两条现场新闻,本来很自然地就可运用直接引语增强其感染力和现场感,但是,记者却一个字的直接引语都没有引用:

震后第一所帐篷小学开课

据新华社新疆巴楚2月26日电(记者陈国安 高峰)在新疆地震灾区的琼库尔恰克乡十八村,克孜力克姆小学在历经毁灭性灾难后,今日恢复上课。

新疆军区某部战士们在克孜力克姆小学原校舍的废墟旁边,搭建了6个帐篷,课桌整整齐齐地摆在帐篷里。记者赶到学校时,一百多名学生已经整齐地站立在操场上。巴楚县教育局副局长奥斯曼·米吉提介绍说,在此次地震发生时,当时在校的学生没有伤亡,因为当时大家都在操场参加升国旗仪式,另外有13名学生死于家中,25名学生受伤。

奥斯曼·米吉提介绍说,琼库尔恰克乡小学、中学和分校近期有望复课。目前最紧缺的是课本、教材和桌椅。

新疆震区抢险工作基本结束 灾民住进帐篷吃上馕

《中国青年报》巴楚2月26日电(乌鲁木齐晚报记者姚刚)今天,新疆巴楚——伽师没有人员伤亡增加的消息,震区抢险工作基本结束。

目前,灾区被埋压人员已基本抢救出来,750多名重伤人员在医院接受治疗,2000多人在临时医疗点得到救治。3天来,当地政府共发放近12万个馕,并调运110多吨面粉,解决灾民的吃饭问题。

3天来,有关部门向灾区运送了10吨塑料薄膜和5000顶帐篷,从外省调运的6000顶帐篷也将在26日晚运抵巴楚灾区。当地政府和部队已采取措施,准备连夜将帐篷发放到灾民点。新疆自治区筹集了3万条棉被,现已发放到位。

记者在受灾较重的巴楚县阿拉根、色力布亚、琼库尔恰克3个乡发现,目前灾民的情绪基本稳定,部分灾民已经开展自救,用木条和当地政府分发的塑料薄膜搭建临时新家。

2.重大新闻不提供背景,百害而无一利

在所有的新闻报道中,与公众利益最密切相关的毫无疑问是时政新闻。在时政新闻中,政府部门的人士变动,毫无疑问是公众最需要知道的。但是,中国媒体对于这类公众需要知道的新闻人物、新选举或任命出来的领导人,往往是由新华社或《人民日报》发几十个字的短消息, 通报这位新市长、新书记的名字, 其他好象都属于保密范围,公众无权知晓。如《人民日报》2月21日报道:

龚学平当选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韩正当选上海市市长蒋以任当选上海市政协主席

本报上海2月20日电 记者谢卫群报道:上海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今天选举龚学平为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选举韩正为上海市市长;选举滕一龙为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在19日闭幕的上海市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上,蒋以任当选为市政协主席。

当上海新市长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新闻里的时候,必须对他的背景作充分的交代。刘其中对那种不交代人物背景的新闻报道实在不敢恭维。他说,“这些新人是经过严格挑选或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锻炼成长起来的,他们在新的岗位上是要领导大众、是要为人民服务的, 人民肯定关注这些人是否有能力把党和国家委托他们的事情办好, 因而也有兴趣、有权利了解他们的教育、家庭、政绩、个人品德、工作经验和领导能力。把这样的情况公之于众只有好处, 没有不利。”然而,在中国的媒体上,对于由于没有这些人的背景性资料信息,这些人好象都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有关他们的谣言满天飞。

3. 客观报道的大忌:时刻不忘记者“我”

新闻之所以坚持真实性第一的原理,因为新闻出售的就是真实。新闻的真实性品牌建树来自其客观公正的报道视角和写作手法。新闻客观报道的大忌是,在新闻报道的叙事中,把记者本人写进去。记者把“我“写进去,给读者的印象是,记者试图把自己变成故事中的一个人物,想让读者感觉到他(她)是新闻事件(不是新闻报道)的制造者,感觉到记者“我”的重要性和记者“我”的观点的重要性。但是,记者“我“的视角,不仅不令读者感到记者“我“的重要性,反而感觉到他(她)在卖弄自己。新闻报道的客观性也因此大打折扣。一个有智慧的公众只会感觉到这是记者“我“个人的观点和偏见,而不是公正客观的新闻报道。打开中国的报纸,差不多每天都可以看到这种突出记者“我”的立场、视角和观点的新闻作品:

刘其中说,除非极少数的新闻作品使用第一人称写的,绝大多数作品使用第三人称写的,新闻的作者是记者,这是不言自明,人人知道的常识.然而,打开中国的报纸,读者满目是”记者日前从某某部门获悉”,”记者最近从某某会场了解到”’”某某告诉记者”,”某某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之类的废话 刘其中指出,”这是一种没有必要的重复,而重复不仅是浪费,而且有损于文字的简练.下面这条新闻访谈是作者随意捡来的,,请读者数数这个记者在文中使用了多少次”记者”这个词语:

刘其中写道,“新闻作品是记者的劳动成果,在点头里署上记者的名字署天经地义.但是,在已经署名后,在导语中再次使用’记者走访’,‘记者获悉’之类的文字,就有点画蛇添足.在时间就是金钱的今天, 这种重复实在多余.”

4.解剖一篇宣传式新闻作品

让我们先一起读一下《中国青年报》2002年5月3日《今日军营巡礼 情爱洒在雪山草地》的通讯:

雪山诉说着子弟兵的恩情,草地铭记着“金珠玛米”的功绩!

四川壤塘县人武部回归军队建制12年,始终保持与藏区群众血肉联系,使万名生活贫困的藏区人民,过上了幸福文明的好日子。他们先后56次受到成都军区、四川省军区的表彰奖励,并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伴着5月飞雪,我们走进高原,聆听他们的故事……

平均海拔3500米,年平均气温4.8摄氏度,北部无霜期仅25天的壤塘县,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麓的褶皱里。1990年初的一天,一辆北京吉普车拉来了壤塘县人武部回归军队的第一届班子领头人——部长刘维芳、政委李尚武。他们在乡村转了20多天,既为恶劣的自然环境感到吃惊,更为当地贫困落后的生活感到震撼。他们想不到全县3万多人,竟有40%吃不饱,不少户全家只有一身出门衣服。大灾之年,一些人饿得受不了,竟以草根、树皮充饥。

面对严酷的现实,部党委会“一班人”立下铮铮誓言:不管地理条件如何受限,自然环境如何恶劣,只要穿这身军装,就要想一切办法为乡亲们实现温饱努力!

要在雪山草地让乡亲们吃饱穿暖实属不易!武装部官兵走进村庄、农户,与藏区群众结起扶贫帮困对子。阿诗玛村是全县最偏僻、最贫困的一个村,不通公路不通电,乡亲们一直过着刀耕火种、靠天吃饭的日子。1992年大雪刚开山,人武部官兵就驮着背包,带着干粮,挎着水壶,骑马进了村。他们争取到资金20多万元,在村里推广科学养殖技术,引进了良种间种套种技术,为178户牧民安装了太阳能蓄电池。经过两年艰苦努力,全村基本形成了“造血功能”较强的经济格局,集体经济由272元上升至12万元,人均年纯收入由150元上升到760元,全村有103户人家脱贫。

“外面进不来,里面出不去”,也是造成壤塘藏区群众生活贫困的重要原因。从1990年冬季开始,武装部领导带领民兵开展起了为期数年的交通大会战。尽管风雪遮住了路标,冰雪冻住了步伐,但丝毫没动摇大家“只要藏区群众过上好日子,不说下雪,就是下刀子也要上”的决心。他们昨逢暴风雪,今战泥石流;逢山开路,遇河搭桥,12年先后修通了9条186公里公路、40多座桥梁。昔日天堑如今变通途,形成了连接两省七县的公路交通网络。

壤塘县领导告诉我们:12年来,人武部官兵行程3万余公里,先后对22个乡村实施扶贫帮困,使1000多户群众越过了温饱线。乡亲们称解放军为“穿军装的活佛”!

为把现代知识带进高原,让愚昧落后远离牧区,人武部官兵采取定点辅导、集中学习等方式,办起“雪山夜校”和科技培训班,不间断地深入乡村传播新知识、新信息、新技术。为使藏区群众融入社会大文明,他们承包了全县的“村村通”工程,为每个乡镇安装了卫星接收设备,使古老的藏区看到了“外面的世界”。

南木达乡过去只有一所小学,为让孩子们都有书读,在运输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武装部人员肩扛背驮,硬将50多吨建筑材料送进了60公里外的山中,历时4年,建起了该乡的第二所学校。他们还与67户人家结成“穷亲戚”,常年实施“换工助学”,确保了孩子们安心学习。

12年来,壤塘县人武部先后帮助5个乡村建起了小学,将200多名藏区孩子请进了课堂,其中100多人考上了初中、高中,13人考上了中专、大学。

1993年9月,壤塘县棕柯乡与近邻炉霍县宗麦乡发生草场纠纷,双方数百人聚集一起,要一比高低。千钧一发之际,人武部领导率领工作组赶到现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及时将一场流血冲突制止。事后,双方都带着哈达上门感谢子弟兵:“要不是武装部的‘金珠玛米’及时出手相帮,我们不知道要干出什么蠢事!”

在壤塘藏区,还传颂着一个藏族阿爸与68个“儿子”的故事:1993年,68岁的孤寡老人确尔森因患眼疾双目失明,老人失去生活信心,几次欲寻短见。人武部领导知道此事后,安慰他:“老人家,如果不嫌弃,就让我们做你的儿子,为你养老送终吧!”从此,官兵和民兵照顾起了老人。没生活日用品,大家给他买;没粮食吃,官兵给他送去;生病了,大家背他上医院治疗。就这样,先后有68位官兵、民兵一照顾老人就是9年。4月中旬,人武部副部长格木基调新单位任职,临行前他特来向老人辞行。老人满含热泪,用动人的歌声为“儿子”送行:“藏族和汉族是一个妈妈的女儿,我们的妈妈叫中国,叫中国……”

请再跟我一道点评一下这篇通讯:

雪山(雪山能说话吗?这是记者个人感情的抒发。 新闻在于用事实说话, 展示事实,而不是讲述记者的感觉)诉说着子弟兵的恩情(用字太大、太空,应该用一个具体感人的细节和充满了人情味的故事展示子弟兵的恩情),草地铭记(草地有记忆吗?写新闻不是写诗)着“金珠玛米”的功绩(又是一个空洞的词,为什么不能用一个鲜活的故事或事实来展示这个功绩?)!

四川壤塘县(四川壤塘县在哪里:除了当地读者外,谁会关注这个偏僻的县?《中国青年报》是全国,也是全军读的报纸,因此,它有理由要报道读者所在地发生的新闻。但是,正因为它是一张全国性报纸,它发表的每一篇地方新闻都需要有一个全国的视角,也就是说,让黑龙江读者、海南驻军读者感觉到四川壤塘县发生的事情正是我周围甚至与个人相关的新闻事件。 因此,地方新闻的全国视点就是:外地新闻本地化。“外地新闻的本地化”在于强调人的共性,从人性出发,从人的故事出发,而不是强调地域、单位等等让读者产生局外感的内容)人武部回归军队建制12年,始终(需要细节说明,否则这两个字读起来苍白无力,甚至有点夸大其词感觉)保持与藏区群众血肉(没有具体真实感人的故事,如何让读者感觉这种血肉关系的存在)联系,使万名(有冲击力的新闻是一事一报,重点写好一家一户一人的故事,远胜于“万人”致富的空话)生活贫困(如何贫困?全家穿一条裤子?盖一床被子?)的藏区人民,过上了幸福(什么样的生活堪称“幸福”?没有具体描述,又市空话)文明的好日子(前面用了“幸福”,后面又添“好日子”后缀,实属累赘)。他们先后56次受到成都军区、四川省军区的表彰奖励,并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读者不在乎他们获得多少次名目繁多的奖励,他们关注的是哪里究竟发生了什么故事?“山里有个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老和尚在给小和尚讲故事。”这样一个经典故事正是新闻写作最基本的原理,一开始就要给读者讲故事。但是,读者到现在,不仅没有看到那个庙和老和尚,连山也没有见到)。

伴着5月飞雪(多大的雪?有多厚?),我们走进(如何走进?步行、骑牦牛、乘吉普车)高原(对高原的描写),聆听他们(“他们”是谁?)的故事……

平均海拔3500米,年平均气温4.8摄氏度,北部无霜期仅25天的壤塘县,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麓的褶皱(专业行话没有解释,99%的读者不明白)里。1990年初(新闻报道讲求时效,如果一定要把很久很久以前发生的事情写进新闻报道中,要尽量通过突出强调其中的人情故事,而不是强调“时间”,用人的故事冲淡“时效”问题带给读者的距离感)一天,一辆北京吉普车拉来了壤塘县人武部回归军队的第一届班子领头人——部长刘维芳、政委李尚武。他们在乡村转(这些部队领导在村里如何“转“/如何吃?如何住?新闻要回答读者对关键细节的问题,而不是留给读者疑问,否则给人虚假感)了20多天,既为恶劣的自然环境感到吃惊,更为当地贫困落后的生活感到震撼。他们想不到(多余的5个字。前面既然“震撼”了,当然意味着他们是没有想到的)全县3万多人,竟有40%吃不饱,不少户全家只有一身出门衣服(好细节!)。大灾之年,一些人饿得受不了,竟以草根、树皮充饥(好细节!)。

面对严酷的现实,部党委会“一班人”立下铮铮(如果后面引用的誓言本身铮铮然掷地有声,誓言前面何必要加上铮铮俩字,简直有点画蛇添足。如果后面的誓言让读者听起来,好无力量,“铮铮”二字反而虚假)誓言:不管地理条件如何受限,自然环境如何恶劣,只要穿这身军装,就要想一切办法为乡亲们实现温饱努力!

要在雪山草地让乡亲们吃饱穿暖实属不易!武装部官兵走进村庄、农户,与藏区群众结起扶贫帮困对子。阿诗玛村是全县最偏僻、最贫困的(偏僻和贫困都达到了之最,读者想知道具体情形,但是,记者没有描述。新闻作品最忌讳的就是这种没有视觉感的形容词)一个村,不通公路不通电(好细节!),乡亲们一直过着刀耕火种、靠天吃饭的日子。1992年(为什么记者总是使用10年前的事例?)大雪刚开山,人武部官兵就驮着背包,带着干粮,挎着水壶,骑马进了村。他们争取到资金20多万元,在村里推广科学养殖技术,引进了良种间种套种技术,为178户牧民安装了太阳能蓄电池。经过两年艰苦努力,全村基本形成了“造血功能”较强的经济格局,集体经济由272元上升至12万元,人均年纯收入由150元上升到760元,全村有103户人家脱贫。

“外面进不来,里面出不去”,也是造成壤塘藏区群众生活贫困的重要原因。从1990年冬季(又是一个10多年前的事例。记者难道是根据一篇当地政府或军队总结报道改写的?记者最近没有去当地做新的采访?)开始,武装部领导带领民兵开展起了为期数年的交通大会战。尽管风雪遮住了路标,冰雪冻住了步伐,但丝毫没动摇大家“只要藏区群众过上好日子,不说下雪,就是下刀子也要上”的决心。他们昨逢暴风雪,今战泥石流;逢山开路,遇河搭桥(绝不可以把新闻写成快板书、京剧唱词,读起来,既好笑,又虚假),绝不可以,12年先后修通了9条186公里公路、40多座桥梁。昔日天堑如今变通途,形成了连接两省七县的公路交通网络。

壤塘县领导(这又不是敏感问题,信源不愿透露姓名。县领导也要有个名字,没名名姓的领导就显假),告诉我们:12年来,人武部官兵行程3万余公里,先后对22个乡村实施扶贫帮困,使1000多户群众越过了温饱线。乡亲们(除非大家齐声喊,否则怎可用“们”?最好还是有名有姓引用信源好)称解放军为“穿军装的活佛”!(好引语!)

为把现代知识带进高原,让愚昧(没有电灯公路不等于愚昧。中国5000年,人类几千年,都生活在没有电灯汽车电视中,难道可以称他们都生活在“愚昧”中吗?难道游牧文化就等于愚昧落后吗?在新闻报道中,用词造句要避免使用有种族偏见、文化偏见、自以为是、自我中心的判断)落后远离牧区,人武部官兵采取定点辅导、集中学习等方式,办起“雪山夜校”和科技培训班,不间断地深入乡村传播新知识、新信息、新技术。为使藏区群众融入社会大文明(什么是社会大文明?北京拆古老的四合院,建水泥钢筋大楼就是融入“社会大文明”?)他们承包了全县的“村村通”工程,为每个乡镇安装了卫星接收设备,使古老的藏区看到了“外面的世界”。

南木达乡过去只有一所小学,为让孩子们都有书读,在运输条件不具备(具体是什么样的道路条件?)的情况下,武装部人员肩扛背驮(很好的细节故事,应该再细一些,作为逸事用在导语中),硬将50多吨建筑材料送进了60公里外的山中,历时4年,建起了该乡的第二所学校。他们还与67户人家结成“穷亲戚”,常年实施“换工助学”,确保了孩子们安心学习。

12年来(为什么总用10多年来,而不是讲现在发生了什么?不要忘了新闻的基本定义:新近发生的事实报道。或者最有效的新闻报道:此时此刻正在发生的事情),壤塘县人武部先后帮助5个乡村建起了小学,将200多名藏区孩子请进了课堂,其中100多人考上了初中、高中,13人考上了中专、大学。

1993年9月(又是一个10年前的事例!),壤塘县棕柯乡与近邻炉霍县宗麦乡发生草场纠纷,双方数百人聚集一起,要一比高低。千钧一发之际,人武部领导率领工作组赶到现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两个空洞的成语等于什么也没说。新闻写作不仅忌讳形容词,也忌讳使用四字结构的成语。使用成语或形容词表明记者的懒惰,记者没有深入采访挖掘事实和细节,只好从拣几句成语套话形容词蒙事),及时将一场流血冲突制止。事后,双方都带着哈达上门感谢子弟兵:“要不是武装部的‘金珠玛米’及时出手相帮,我们不知道要干出什么蠢事!”

在壤塘藏区,还传颂着一个藏族阿爸与68个“儿子”的故事:1993年(又是一个10来年前的事例。如果这篇报道发表在1992年的《中国青年报》上还又情可愿,但是发表在2002年的今天,不知道意义何在?),68岁的孤寡老人确尔森因患眼疾双目失明,老人失去生活信心,几次欲寻短见。人武部领导知道此事后,安慰他:“老人家,如果不嫌弃,就让我们做你的儿子,为你养老送终吧!”从此,官兵和民兵照顾起了老人。没生活日用品,大家给他买;没粮食吃,官兵给他送去;生病了,大家背他上医院治疗。就这样,先后有68位官兵、民兵一照顾老人就是9年。4月中旬,人武部副部长格木基调新单位任职,临行前他特来向老人辞行。老人满含热泪,用动人的歌声为“儿子”送行——

“藏族和汉族是一个妈妈的女儿,我们的妈妈叫中国,叫中国……” (如果故事发生在国外,藏族与汉族儿女相见,双方产生这种话语,听起来还有些感人。双方同市在中国的大地上,记者在这种语境下最后加这样一句话,读起来有些怪怪的。)

这是一篇通讯题材(或称特写)的新闻报道。记者为什么一定要写通讯?要采用通讯题材,而不是消息题材?这是因为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遇到的故事和掌握的素材太有人情味了,只有通过篇幅较长或较为灵活的通讯题材,才能完整地报道出来。作为通讯或特写的采访,反映的是作者最细节的观察力、对采访报道对象谈话的语言敏感力。记者应该通过简练、清晰、具体的写作和语言风格报道记者的所见所闻。由于通讯(特写)属于软性新闻,不是直截了当的硬性新闻(消息),无论从篇幅上、稿件结构上、导语写作上、细节描写上都给记者留下了更多的充分发挥个人想像和创造力的空间。

通讯与消息相比,虽然在新闻构成要素上不过分强调事件的时效性、地域的接近性、人物的显赫和后果的严重性,但是,通讯特别强调事件对读者个人的人性化、个人化的人情诱惑力。这种人情的故事有个报道假设:读者会认同被报道的人物或故事。此外,通讯故事虽然不过分强调时效性,但是,通讯的的报道和发表应该有一个“新闻挂钩“,应该与新近发生的一个公众关注的新闻事件有一定的关联。

通讯写作,同时生色并举的细节描写,是为了激发读者的好奇心、想像力、新鲜感。因此,在通讯报道中,不要穿插太多的历史事例。例如《今日军营巡礼 情爱洒在雪山草地》这篇通讯不下五、六处写的都是10多年前发生的事情,读起来象乏味的历史课本或工作总结。这样的“通讯“是不会有多少读者的,而且,如果读者硬这头皮读下去,也不会留下任何印象。不信,你再回忆一下你刚刚读过的《中国青年报》上《今日军营巡礼 情爱洒在雪山草地》这篇通讯,你能说出通讯中报道的任何一个人名吗?

新闻不是谣言

在真实的新闻学中,新闻不是谣言。而在今天的中国媒体上,新闻可能是谣言。刘其中在《诤语良言》中讲述了他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个故事。20年前,他到美联社实习,报道当天, 编辑为了考他,给他一些原始“新闻”素材,让他编写成新闻稿件。其中有一条的内容是:上周末,在芝加哥有一个流传很广的谣言,说有一批汽车将削价1/4处理。刘其中就根据素材如实编写。事后讲评时,那个编辑说了一句让刘其中没齿难忘的话:“美联社从不传谣言”。

今天,中国越来越多的人在公开讨论新闻自由。新闻自由的目的是满足公众的知情权,传播的是事实和真相。新闻自由的对立面是宣传。一提到宣传,人们总认为宣传是政府的专利。其实,根据美国《新国际韦氏词典》对宣传的定义,宣传是“为帮助或损害某种制度、事业或个人而传播各种思想、消息或谣言。“ 也就是说,任何个人、组织、机构、公司只要是为了某种事业,传播夸大的、未经核实的,甚至虚假的信息都是对新闻自由的践踏。危害新闻自由最大的因素是新闻报道的不公正、不平衡;新闻自由的滥用是掌握媒体的编辑记者把自己个人的观点和偏见塞进新闻报道中。其中,新闻自由最大的敌人是谣言,而新闻不自由必然带来谣言的泛滥。

谣言通常起因两个方面:1. 政府主管部门或相关部门对真情真相默不作声;2.政府、媒体或个人为了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恶意散布虚假信息。

清华北大爆炸事件为何没有引起恐慌?中国最顶级的两座高等学府清华、北大的餐厅相继发生爆炸事件,无论从哪方面说都是极为令人关注的事。然而,这样大的事情没有引起原来“应有”的恐慌,这是一个值得分析的现象。事件发生后,新华网在第一时间发布了当时恰巧在现场的记者采写的消息,人民网及新浪、搜狐等商业网站也相继有了如实的报道。值得称道的是,作为当事者之一的北大校园网在一个小时之内就播发了来自校方的公告,宣布两所学校共有9人在爆炸中受伤,而 B BS上也张贴了相关信息。其他主流媒体也迅速作出了反应。

由于在较短时间里官方就公布了相关信息,这就大大缓解了紧张恐怖的气氛,加上有关部门和主流媒体的引导,人们的惊愕情绪并不带有焦灼和躁动。高度透明的信息让流言和谣言的传播缺少空间和动力,在最大程度上解除了人们可能发生的恐慌心理。而与此同时,西方媒体对清华北大爆炸事件的整个报道没有作过多推测,也没有像以往对类似事件的报道中使用小道消息为信源。西方媒体对该事件的报道基本在中国媒体的框架之中,中国媒体从而有效地初步掌握了对该议题的设置。2月25日清华北大两校食堂同天发生爆炸之后,由于政府放宽了新闻控制,及时发布消息,媒体及时报道,包括《纽约时报》、路透社、美联社等在内的西方媒体大量引用中国媒体为信源,报道基调与中国媒体基本保持一致。由于信息发布及时,新华社报道率先进入西方媒体视野,体现了中国媒体的国际竞争潜力。 如,2月25日《纽约时报》网站共更新四条相关报道,首先是路透社转发新华社稿,随后又登载了路透社、美联社和该报驻京记者的报道各一篇。美联社、路透社和该报驻京记者的报道中,大量引用中国官方及官方媒体为信源. 在西方媒体的报道中,几乎所有的信源都来自中国方面,分别是:新华社和中国日报、北京公安局新闻发言人、中国警方、两所高校的新闻发言人等。西方媒体报道的内容与解释调基本与中国官方和媒体保持一致。

联想到前不久前广东因为非典型肺炎引起的恐慌,以及2001年5月四川省南充市的有关“罗小林黑社会集团报复杀学生”的流言,2001年12月至2002年1月,天津市的有关“艾滋病患者持针扎人”的流言等。在这些流言事件中,我们都可以发现一个共通的现象,在一些恶性事件发生以后,当地政府部门和媒体通常都保持沉默,尽可能的控制有关信息的流布。但是官方的信息控制往往不具多大的效果,消息还是以各种途径传递到市民中间,并且引发了各种各样的流言,而流言又进一步增大了人们的恐慌心理。一旦官方或者媒体报道案件的有关真相以后,人们的恐慌情绪才得到了缓解,流言也逐渐消失。那么,官方的信息控制与流言的生成以及市民的恐慌心理之间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有人引用美国奥尔伯特(Allport,G.W.)与波斯特曼(Postman,L.)合作的《流言的心理学》(1947年)中提出的一个假说来分析, 即关于流言传播的基本法则。该法则把“流言的强度和流布量”设定为R,流言主题对个人的“重要度”设定为I,其论旨的“暧昧度”设定为A。结果导出以下的公式:R(流布量、强度)=I(重要度)×A(暧昧度)。重要度是指事件对人们的影响力,通常与危机等紧急情况有关,而暧昧度通常是指信息不足、意味不明。也就是说,在流言传播中,主题越是重要,流言也就越容易传播。主题的信息越是暧昧,流言也越容易传播。而且重要度与暧昧度的影响方式不是“和”的形式,而是以乘积的方式出现。也就是说,不管是多么重要的主题,只要暧昧度是0的话,流言就不会生起。不管是多么暧昧的信息,如果主题的重要度是0的话,同样也不会生成流言。在书中,作者反复证明这个基本法则适合于解释各种流言生成的现象。相反,政府的权威信息传播得越早、越多、越准确,就越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政府威信,谣言和流言就越难以发生作用。

关于政府故意散布虚假信息,美国参议员海勒姆·约翰逊1917年在美国参议院抛出落地有声的至理名言:“战争发生时,真相是第一个牺牲者。”后人把它引申为:“战争发生时,新闻自由是第一个牺牲者。”几年前,一名新闻工作者索性把约翰逊的名言改成:“战争还没来临,媒体就已阵亡。” 当政者管制战争新闻,不外以下三点理由:一、为了国家安全、政府有说谎的权利、二、为了举国一致对外、新闻界最好只有一种声音、三、为了战争的胜利、新闻也要当成武器。立普·奈特利研究战地记者的名著《The First Casualty》,指出,越战是美国第一场“电视战争”,战地记者随军队上前线,把战争的残酷血淋淋地带进民间起居室,助长了反战情绪,却也让当政者认识到新闻管制的重要性。新闻管制不单是拒绝媒体现场采访军事活动,政府还可控制新闻的发放:发什么、几时发、如何发,甚至发布假新闻。例如在海湾战争和阿富汗战争期间,新闻成了战争的武器。除了寥寥数人获准上航空母舰观看第一波导弹空袭,五角大楼不让任何战地记者实地采访。所有战场消息全由官方发放。美国声称深入敌境展开地面突袭的特种部队全身而退,只蒙受轻微损伤。塔利班说打下两架直升,还说发现美军尸体。美方坚决否认。塔利班说美国狂轰滥炸,无辜平民死伤惨重。美国说它一派胡言。但塔利班这番话不是说给美国人和西方人听。塔利班的对象是那些“碍于形势”,勉强加入美国领导的打恐联盟的回教国家。西方媒体对死伤人数深表怀疑,但巴基斯坦各报把它当头版头条,国内反美浪潮更汹涌澎湃。塔利班破天荒邀请西方记者参观美国炸毁村庄的证据,美国提醒记者:“阿富汗战火连年,你们见到的废墟真是美国炸的吗?”塔利班展示儿童死伤的新闻画面,美国说那是亲塔利班的中东国家电视台供应的,不能当真。

国外媒体如此,中国的媒体出现的虚假新闻近年来更是呈上升趋势。每年中国媒体制造和传播的虚假新闻不下几十起,这其中有编辑记者和自由撰稿人为了几个稿费有意制造假新闻,同时,值得警惕的是,某些商业媒体,为了集团的、商业的、甚至政治上的宣传目的,制造和散布谣言。正如刘其中在书中之指出的,“遥遥生事、传播虚假新闻已构成我国传播事业的一个严重问题。”“首先应该谴责的当然是那些造假、贩假的记者和自由撰稿人,他们是这一恶作剧的始作俑者,是混迹江湖的文痞,是猥亵新闻报道事业、欺骗广大读者的罪人。“刘其中说,”假新闻越演越烈的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缺少制约机制,以至无法震撼那些造假者。“除了法律上的制约外,我认为,大学的新闻教育应该给学生上一点最起码的新闻伦理课:记者制造假新闻跟医生制造假药一样可恶!

刘其中在《诤语良言》中写道,传播谣言不仅贻害读者,而且最终会葬送自己。1998年,美国《新闻周刊》曾就捏造新闻事件问题作过一项民意调查。结果显示,有半数以上的受访者表示,传媒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已跌至历史新低,五成三的人认为“传媒经常报道失实。”为了讽刺那些编造虚假新闻,传播虚假信息的媒体,不久前,一个名叫乔伊·斯卡格斯的美国人,编造了一系列谣言故事传播给媒体,如宠物妓院、美国成立了禁止胖子乱吃东西的“肥人突击队”等等。斯卡格斯自称是讽刺专家,他在接受美国广播公司《20/20》采访时透露, 自己戏弄传媒已有30多年历史,而被他戏弄的媒体机构无所不包——既有电视台、通讯社、电台等电子媒体,也有报章杂志等纸介媒体,美国广播公司《早安美国》、CNN、《华盛顿邮报》等大牌机构都曾中过斯卡格斯的招。更荒谬的是,报道其中一则假新闻的记者,竟因而获得美国电视最高奖项艾美奖,令传媒的公信力备受质疑。斯卡格斯说,自己并非是为了恶作剧,而是意在提醒公众,对传媒的报道同样应该保持清醒,不应照单全收。而他炮制的假新闻一再见诸媒体的事实也表明:媒体操作漏洞多多,天下文章一大抄是许多从业记者的工作现状,他们对许多所谓轰动性新闻根本不作查证。他为此才挺身而出,呼吁传媒维护报道的真实性。他还说,他表示,他不会停止编造假新闻的工作,除非媒体记者改变他们对报道内容不负责任的态度。

今天的新闻学院学生不再使用英文打字机,他们坐在安静的、狭小的、打了隔断的办公区内,或坐在学校的电脑实验室里,不受任何杂音干扰地写稿或上网。但是,无论打字机或电脑如何演变,记者需要的最基本的素质是新闻鼻和讲故事的技能。自新闻记者这个职业诞生以来,一代又一代的新闻记者学习新闻学的主要方法是边干边学。有一种观点认为,优秀的新闻记者是天生的,不是后天培养出来的。但是,我认为,一个记者所需要的那一整套的素质、敏感、技能和新闻职业道德是在新闻学院里培养出来的,当然,这要看这个学院师资的专业水准和他们使用的教材。

深蓝财经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相关新闻

热门资讯
财经风向标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