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TMT
快速评论

雄安姑娘返乡记:我妈不再让我考公务员,说只要我快乐就行

作者:张毛五 来源: 创邑icity 浏览: 2018-01-30 20:43:39
马上,雄安新区快成立一周年了,这些日子里,雄安人过的怎样了,发生了哪些变化?透过这篇文章,或许能给你一些答案。

来源: 创邑icity


前几天,面试了一姑娘。


我问她薪水要求多少?


她说:我不图钱,主要是老板的文章看着顺眼!


我说:我就喜欢不图钱的员工,来吧!


这姑娘已经入职。


笔名:一地金;绰号:雄安小富婆。


听起来挺吓人,实际上很普通!


她说自己上了七年小学,


毕业时班主任还没记住她名字。


今天这篇文章是“一地金”写的。


我帮她做了一点修订,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张先生

   

01

   


现在没人不知道雄安,就像30年前,没人不知道深圳。


2017年愚人节,一觉醒来,网上全是雄安的消息。我瞬间变成了朋友们口中的“百万富翁”。微信里各种求交友,求包养的开涮信息,看得我心花怒放、飘飘荡荡。


五一假期,我特意回了趟老家,大街小巷都在谈论雄安新区。我30多岁的大表哥突然不急着相亲了;打麻将的大妈嚷嚷着要把赌注从两毛调成五毛;我爸妈也不再劝我考北京公务员了,只是深情款款对我说:“孩子,爸妈对你没啥要求,你快快乐乐的就行。”


雄安新区的成立,带给我们无限憧憬。大伙嘴上感谢着国家,心里算计着预期收入。每个土著居民都有种中彩票的感觉:什么都没做,我就成土豪啦!


表叔是我们那里的大户。在北京读完大学,交了个女朋友,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女朋友说要想结婚,必须得在北京买房。表叔大手一挥,卖了街上15间门面房,换了丰台一套80平米的一一居室。交完首付,美滋滋地带着女朋友拎包入住了。


去年过年,表叔回老家办婚礼,村里人纷纷祝贺他在北京安家落户,表叔风光无限,成了家族荣耀。


两个月后,我们村摇身一变成了雄安新区,高楼大厦还没建起来,房子也不允许买卖,但大家都知道,房价肯定要翻滚。家里人再见到表叔,谁也不敢提房子的事。


村里每天都在流传各种拆迁补偿方案:一开始,是每户每人能分一套房子外加四百万;后来变成每户分两套房子外加四百万。


再后来,大家可能觉得这种补偿方案过于优越,有点天方夜谭。传言就变成每户每人分50平米房子,外加每人一百万拆迁款。


数字在谣传中变来变去,唯一不变的是雄安人的信念:我们一定会成为土豪。

   

02

   

钱还没到手,但一些隐形红利已经兑现了。我家隔壁的二飞,一个普通大龄农村剩男,相亲无数,从未成功。按说,二飞的条件也不算差,两套房一辆车,长相中上,为人憨厚。就这样的条件,在我们村却成了老大难。


二飞娶不到媳妇,其实,主要原因还是农村剩男基数太大。各位可能不知道,我们那里,农村剩男比家里剩的大米还多。


每个本地姑娘的家门槛都快被媒人踏破了,说媒的越多,姑娘们越不敢做决定,生怕自己没挑到最好的。姑娘们挑来挑去,二飞就被剩下了。


去年夏天,二飞结婚了,新娘是位肤白貌美的四川女孩。女孩说:“我父母愿意让我嫁到雄安,大家都说你们这里一定会越来越好。”


我表弟现在在北京读大一,也开始恋爱了。他说,“以前觉得自己是农村人,怕给不了人家幸福,现在咱是雄安人,谈恋爱也有底气了。”


一时间,雄安成了男孩雄起的春药,女孩安家的天堂。

   

03

   

转眼,十个月过去了,再回到老家,关于雄安新区的讨论有所降低。年轻人返回工厂打工,老太太们也重新回到麻将桌前。经过几个月的躁动之后,人们对未来的认知也开始回归理性。


前些年,村里有很多小孩,初中没毕业就辍学了。这些不喜欢读书的小孩,要么去村里的工厂做工,要么去外地打工。同龄人还在读书的时候,他们每年就能赚三四万。


很长一段时间,村里盛行读书无用论,那些没读过书的父母,觉得孩子上学没啥用。早晚还不是要到社会上去赚钱?


雄安新区成立后,村里关停了很多污染企业和家庭作坊,房子不允许再建,养殖业也被叫停,眼看着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减少,大家突然意识到了知识的重要性。


于是,大家对读书的态度也有了转变。今年国庆节回家,听说村里好多辍学的年轻人又回到了学校。要么继续读高中准备高考,要么去技校学个手艺。


发生改变的,不只是对读书的态度,还有雄安人的人生观。


以前,村里的人都很节俭。新衣服不买,生病不治。在很多人眼里,钱比命贵。说到底都是贫穷的原罪。


人穷不只是命贱,道德水准也会受到限制。在我们村,不给老人饭吃,不给老人看病的事,时有发生。现在不一样了,我们是雄安人了。补贴是按人头发放的,大家都嫌自家人口不够多。只要人活着就有钱拿。大家都学会了惜命,对待老人的态度也转变了。


看在钱的面子上,谁也不想家里少口人。在我看来,不管是主动孝顺还是被动孝顺,只要是对老人好啦,就是积极变化,就值得鼓励。

   

04

   

前几天和我妈连视频,她老人家神神秘秘对我说,村里现在可干净了,街上放置了很多垃圾桶,还有清洁工每天打扫,现在村里没人乱扔垃圾了。


我妈的话让我想起了十年前。那时候村里还是泥路。每次从县城的中学放假,我都会穿一双最脏的鞋,这样回家踩一脚泥也不会心疼。但凡赶上夏天下雨,冬天下雪,路上的水能积一个多月。


现在,这些记忆都将被永久封存,因为我的家乡已经成了举世瞩目的新区。它不仅会吸纳现有的城市文明,还将引领更高更广的城市文明。


过去的大半年时间,雄安有了第一届马拉松,有了雄安人第一部自导自演的电影,有了歌颂雄安的歌曲,有了记录当地发展变化的书籍,县城高中也第一次召开了成人礼……


2013年,我考上北京一所大学;去年毕业后,留在北京工作。和大多数北漂一样,我一边吐槽北京生活的诸多不适,一边念叨着回不去的故乡。现在,我有了一个回得去的故乡。


以前村里考出去的大学生,百分百不会回来。因为我们落后的家乡,没有合适的岗位。我们只能留在大城市打拼。雄安新区成立后,很多大型企业陆续进驻。在外地打拼的高材生都说:就等着故乡一声召唤,我们屁颠屁颠回家。


现在,雄安新区一些具体的建设政策还没出台,就有人开始唱衰,甚至还有人在知乎上发起话题:我为什么不看好雄安新区?有人说,你们雄安人顶多也就是个土著,不会成为土豪。


我想说的是,我们雄安人能不能吃到政策红利,能不能变成土豪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的家乡越来越好,乡亲们越来越好。


让城市文明覆盖我那曾经脏乱差的故乡,这比领几百万补偿金要重要得多。

深蓝财经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相关新闻

热门资讯
财经风向标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