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媒
快速评论

为了搞垮这家媒体,他复仇10年……

作者:企业说 来源:转载 浏览: 2016-06-02 15:54:03
Peter Thiel做了一件什么事?因为对八卦网站Gawker在2007年曝光他是同性恋不满,含恨在心。

最近,美国的媒体行业正经历一场保护新闻自由和公民个人隐私的大对决,挑起争端的系硅谷传奇投资人、PayPal联合创始人、《从0到1》的作者Peter Thiel。

一战成名,成媒体最害怕的人

Peter Thiel做了一件什么事?因为对八卦网站Gawker在2007年曝光他是同性恋不满,含恨在心,运筹10年,暗中资助1000万美元诉讼费让职业摔跤手Hulk Hogan去诉讼Gawker ,Hulk Hogan和有夫之妇的性爱视频在2012年被Gawker获取并发布到网上,导致身败名裂,对Gawker也是恨之入骨。于是Peter Thiel使了这样一招“借刀杀人”。

更狠的是,Peter Thiel有意让律师在诉讼中设置了一些条款,防止保险公司为Gawker支付1.4亿美元的赔偿金。据悉,只要自赔金额超过1亿美元,Gawker就要关门大吉。Peter Thiel真是一招绝杀。

事实上,为了让Gawker彻底消失,Peter Thiel做了多手准备,同时还“资助”了另外两起针对Gawker的名誉/隐私侵犯诉讼案。此外,Gawker两名编辑,一个被判赔10万美元,一个被律师指责是“毒品滥用者”。从公司到个人,Peter Thiel是准备一个都不放过。

Peter Thiel一战成名,已经成为媒体最怕的亿万富豪。记者、编辑们似乎此刻才意识到,有权势富豪能利用现有的司法制度左右判决,甚至能不断砸钱养一只律师团队,十年为一日地等待机会告死一家媒体公司。笼罩在这样的阴影下,以后谁还敢行使新闻调查权?

看过王健林起诉某自媒体例子的中国读者,可能有疑问了,既然觉得Gawker侵犯自己的隐私了,Peter Thiel为何当年不起诉,非要隐忍十年再“曲线报仇”?这和美国的新闻环境有关。美国对新闻自由十分重视,只要媒体能证明自己的报道有新闻价值,即使报道的是别人的八卦、隐私甚至性爱视频,让被报道者身败名裂,痛不欲生,也有可能不被起诉或胜诉。严肃媒体彭博社都说了, 我虽然看不起Gawker,也觉得Gawker这样的八卦媒体太容易躺枪,不是被指控 “诽谤”,就是被指控侵犯隐私,却多年屹立不倒,甚至仍有值得保护的价值。想要捍卫的就是一个新闻自由。

对Peter Thiel起诉Gawker的事件暂且介绍到这里,这件事其实还没完,有消息称,另外一名硅谷亿万富翁、eBay创始人Pierre Omidyar准备帮助Gawker上诉,将官司打到最高法院。据悉,Omidyar也曾受过八卦消息的侵害,外界都很好奇他究竟是怎么想的?

不折不扣的硅一代,创建PayPal

从Peter Thiel报复Gawker一波三折的过程来看,Peter Thiel性格中有隐忍、专注、果断、狠厉的成分存在,对自由意志、名誉声望也十分重视。从成长历程看性格,Peter Thiel的履历堪称人生赢家。

Peter Thiel于1967年出生于西德,父亲是化学工程师,一岁时,Thiel随父母搬到美国加州,在硅谷长大,属于不折不扣的“硅一代”。

骨子里流淌着德国人的血液,Peter Thiel在斯坦福大学选的是哲学和法学,并拿到法学硕士学位。不过,硅谷对工程师和投资人的吹捧,很快让Thiel认清现实,仅做了一年法律工作,就跑到瑞信做衍生证券去了。

事实证明,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加上入局时正是美国金融市场最繁荣的时候, Thiel做了三年的交易员,就设立了自己的多策略基金 Thiel Capital Management。不过,这没有让他在硅谷成名。

Thiel在硅谷声名鹊起,是他和技术合伙人马克思·列夫钦创立电子支付公司Confinity以后,Confinity是今日大名鼎鼎PayPal的前身。1999年,Confinity转型、改名,并推出PayPal,PayPal和电子商务网站合作,支持即时支付,即时到账,解决了外贸收款的问题,还能有效规避通货膨胀导致的货币贬值,一经推出,便大受欢迎。

2000年,PayPal宣布与竞争对手X.com合并,X.com是埃隆马斯克创办的公司;2002年,PayPal登陆纳斯达克,同年,PayPal被eBay以1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2015年,PayPal又独立拆分出来,独立上市,这是后话),Thiel借此套现,3%的股权套现5500万美元。

以 “PayPal黑帮”著称的彼得·蒂尔和PayPal团队,成员几乎相继成为硅谷的重头企业家,二号人物为埃隆·马斯克。

PayPal的创业经历让Thiel成为硅谷风云人物,尝到甜头的Thiel继续创业,创立对冲基金公司 Clarium Capital,凭借出色的业绩,该公司在2005年被美国两本金融杂志评为当年的最佳全球宏观对冲基金。这段经历进一步奠定其在硅谷的声誉,也为其之后的投资提供资金基础。

第一个投资facebook,回报高达2万倍

Peter Thiel最为人所称道的一起投资系成为facebook天使投资人,这里面还有一段小故事。据悉,Facebook创始人之一兼总裁的肖恩·帕克当时找到的是硅谷人脉王里德·霍夫曼,想要他来领投Facebook的天使轮投资,但霍夫曼已经投了职场社交产品 LinkedIn,为防止二者发生利益冲突,霍夫曼转而推荐了Peter Thiel。Peter Thiel给了Facebook大概50万美元,还设置了颇为苛刻的对赌协议:债权必须在2004年facebook用户达到150万时才能转换为股权,否则撤资。

Peter Thiel进入Facebook董事会,却并不干预公司的日常经营,充分放权,加上一段时间的磨合,Peter Thiel也看好Facebook的未来发展,在Facebook未完成目标的情况下,依旧入股。2008年,金融海啸时,Peter Thiel还为facebooke拉来D轮融资,算是扎克伯格的贵人。

Facebook也为Peter Thiel创造了高达2万倍的投资回报,这一投资神话,让Peter Thiel是声誉愈隆。2005年,Peter Thiel投资5000万美元创办Founders Fund风险投资公司,致力于扶植Web 2.0公司,2007年实现第二轮融资,曾投资过Spotify,Yammer以及Quantcast。

Peter Thiel在互联网领域的另外一笔投资是,斥资3000万美元联合创立Palantir Technologies,目前这家公司的市值已经达到25亿美元。

此外,自称畏惧死亡的Peter Thiel还投资了纳米技术、外太空探索和机器人研制等领域的公司,包括成为奇点研究所的主要捐助人,向致力于抗衰老研究的Methuselah Foundation投资350万美元,向另一家研究抗衰老的机构Halcyon Molecular投资50万美元等。

Peter将中国划入“确定的悲观”一类,认为中国科技产业不值得投资

除了创业家、风投大佬等身份,Peter Thiel还是著名的作家,其参与撰写的《从零到一》已经在中国成为了创业圣经,可惜的是,Peter Thiel认为中国科技产业并不值得投资,也曾发表过“创始人工资越低公司成功几率越大”、“Google前员工创业的公司绝对不投”等独特的投资理念。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读者,不妨自行搜索了解一下。

新闻自由,捍卫与侵害并不矛盾

颇具讽刺性的是,Peter Thiel还曾通过资助保护新闻记者委员会、Seasteading学会、人权基金会来推动自由理念。他投资了人工智能Singularity学院的人工智能研究。同时,他通过奥斯陆自由论坛和哲学家René Girard的研究对反暴力工作进行了资助。

这看起来Peter Thiel有点人格分裂,一方面使用迂回策略要告倒Gawke,被视为对言论自由产生严重的威胁,另一方面却向保护新闻业言论自由的组织捐钱。Peter Thiel究竟是怎么想的?

Gawke案发后,媒体发文要“讨好”Thiel,讽刺其侵害新闻自由

据熟知Thiel的知情人士透露,在被出柜前,Thiel已经小范围向家人、朋友透露自己同性恋身份,却不敢公开披露,这是为照顾其公司中的中东股东,担心影响其在硅谷的事业。

事实上,硅谷虽然是一群自由的科技公司的老巢,但对于同性恋的接纳并不比美国其他地方更开放,在2007年的时候,公开的同性恋人士还是面临公开和不公开的阻力。库克在2014年公开出柜时,硅谷对此也是反应不一,有支持,也有反对的,一向反感同性恋的俄罗斯甚至借此拆除了一个苹果公司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的纪念碑,反对同性恋权利的圣彼得堡立法委员Vitaly Milonov还呼吁禁止苹果公司CEO进入俄罗斯。从苹果的遭遇来推断Thiel被公开隐私时的愤怒情绪,Gawke的遭遇确实不太值得同情。

除了“泄私愤”,Thiel认为自己的行为还存在公益的部分,当法官质询Gawker发布的性爱视频是否有新闻价值时,Thiel表示Gawker是一个特例,它是一类媒体的代表,它们以前所未有的方式侵犯人们的隐私,破坏人们的生活,只为了满足自己网站吸引流量的目的。他们用某些报道欺凌普通人,哪怕这些报道丝毫不涉及公共利益。

面对媒体质疑Thiel成为侵犯新闻自由的典型,Thiel的回复也很有主见,其表示,Gawker的未来不是由我决定的。如果整个社会决定团结在Gawker身边,希望看到更多人在自己不情愿的时候被宣布出柜,希望看到更多性爱视频,那么他们一定会找到办法去拯救 Gawker的。我对此无能为力。

来源|企业说

深蓝财经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相关新闻

热门资讯
财经风向标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