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尔金融:单篇收入20万元 是怎样做到的
来源|时代周报 高扬
从去年9月22日上线公测算起,上海报业集团的新媒体“界面”已经运营了一年多时间。对比一下去年公测时与现在的界面主页,再数数公司人数,可以发现界面其实狂奔了一年:板块由5个增加到了21个,员工从最初的130人左右增加到了现在的340人,其中采编团队由30-40人增加到了现在的120多人。
可以看出,采编团队与其他人员的比例其实没有太大变化,但在新闻采编以外,界面的业务扩张可谓令人目不暇接。除了较早就确定了的“摩尔金融”、“尤物”,界面最近还推出了开放平台、用户积分系统等业务,据一位接近界面管理层的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透露,下个月界面还将上线社交业务,有些类似果壳网推出的一对一付费经验交流平台“在行”。
一篇投资报告卖出20万元
界面CEO何力曾这样表述界面的布局思路:“表面上界面现在是做内容,是个媒体属性公司,但长远来讲要成为服务于特定的中高档人群,比如公司人、城市白领的一个小入口。下一步,界面会做所谓的开放平台,吸引更垂直内容的提供者加盟,为用户提供更丰富的内容。”
何力与界面执行总裁华威都是资深的媒体人,界面团队很多骨干也是来自《第一财经周刊》、《经济观察报》。但多线业务发展往往使其被指不像一家媒体。加之初创企业在一开始就铺得太开,往往不被看好,界面的路线一直以来颇受外界质疑。
不过一年来,界面的这些业务做得有声有色,把几条业务线综合起来看,一个对接中产阶级多种需求的服务平台已经初见端倪。
几条业务线中,摩尔金融可能是目前最为成功的。这个项目在1月25日上线,由入驻摩尔的投资分析师撰写文章,再卖给有投资需求的人。据时代周报记者了解,摩尔金融一开始只有5个人负责运营,到目前,已吸引了上千名投资分析师以及上百万投资者,其中一篇定价为288元的报告在24小时内销售额超过了20万元。另一篇题为《两会催生股票“风口”分析》的文章定价188元,也吸引了超过500人购买,收入超过10万元。
据前述接近界面管理层的人士介绍,摩尔金融明年光付费咨询收入有可能会接近1亿,运营已经成熟,不需要进一步投入,界面下一步会重点打造“尤物”板块。这一板块最初是高端购物平台,目前已被改造成一个原创设计师平台,吸引了200多名原创设计师入驻,产品涉及服装、家居、数码等方面。
据了解,目前尤物上每单原创设计产品均价为450元,但销量不错,据界面公布的信息,尤物现在已经拥有近50万目标用户。
“传说中的闭环”已经形成?
随着几条业务线的发展,以及“正午故事”、“歪楼”等内容板块的建立,界面尝试将这些板块进一步打通。8月份,界面上线了积分累计系统,用户注册界面账号以后,可以通过分享新闻、评论文章或邀请好友等累积“面点”,然后去面点商城兑换奖品。据界面公布的介绍信息,用户积分可以购买摩尔金融的投资资讯,到尤物的商城里购物,也可以兑换电影票、专车券等。这意味着,新闻与购物不只是出现在同一个主页上,而是有了更强的联系。
界面的这些发展得到了资本市场的认可。界面A轮融资约9000万元人民币,目前股东有上海报业、弘毅投资、国泰君安、海通证券、小米科技、奇虎360、卓尔传媒、蓝色光标等几家。今年7月底,蓝色光标宣布以3500万元增资界面,取得3.89%的股权,界面估值达到约9亿元。
前述接近管理层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透露,界面的B轮融资也快敲定,估值将达20亿元。据透露,A轮融资时,很多投资者看不懂界面的业务布局,相比之下,目前B轮融资非常顺利,预计在年后,界面将在北京、广州、深圳都做大规模户外推广。
近期,界面又增加了一个新业务—开放平台,为那些提供优质服务、又需要宣传的公司提供入口,涵盖汽车、地产、生活服务等方面,但每个领域只选择一家进行合作。
推出一个又一个业务后,界面这种扩张什么时候到头?答案是,也许不会很远。界面在8月20日发布的《致用户》里表示,界面事实上已经建立起一个小型生态,形成了传说中的闭环。可以说,界面一心想要打造的对接中产阶级需求的综合性平台已具雏形,可以满足一个中产白领的多样需求:商业报道、体育、娱乐新闻,投资理财,高品质购物。
优质内容为其他业务带来用户
怎么看待这家新媒体公司的战略布局?在今年1月的界面新媒体联盟大会上,执行总裁华威在演讲中这样解释:“我们要做这个平台,提供全项服务,不是因为我们人多,而是因为如果不这样的话,确实也不知道从哪里能赚到钱。”在这段名为“一群非新闻理想主义者到底能干点什么”的演讲里,钱与新闻同样重要。
目前看来,在各家原创类新媒体中,界面的“钱途”有可能是最清晰的。界面会不会在多业务线发展起来后,逐渐放弃优质新闻的生产?界面公司全称界面(上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也让人好奇界面怎么看待自己的媒体属性。
不过,回顾一下界面一年来的新闻生产,的确很难否定界面在内容生产上的努力。
据了解,从一开始的5个频道起步,界面目前已经能够提供超过20个领域的报道,仅仅依靠80多位全职记者,界面成为国内报道频率最高的媒体。此外,界面还设置了歪楼、正午故事等更为多样化的频道,其中正午故事发布篇幅较长的特稿,《冯远征:我穿墙过去》一文阅读量达1860万,创造了非虚构写作长文章的网络阅读纪录。
据Alexa网站排名公布的数据,界面的跳出率为35%,而赫芬顿邮报为64%;界面的平均阅读页面为11.4,赫芬顿邮报为1.9;界面平均停留时间为16分22秒,而赫芬顿邮报为3分53秒。界面新闻三个月日平均IP访问量为60万,PV(日平均页面浏览量)为540万;相比之下,澎湃新闻三个月日平均IP近70万,但PV仅为140万左右。可以说界面的内容生产是很不错的。
用自媒体补充内容量
尽管如此,120多人的采编团队还是让希望保持高频率发稿的界面捉襟见肘。前述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介绍,界面的有些频道,负责运营的只有1个人不到,甚至只有半个人。
今年1月,界面成立Jmedia自媒体联盟,其中一个主要目的就是补充稿件。目前自媒体联盟已经有超过2000个公众号,联盟成员之间可以相互转载文章,统一对外进行广告招商,但联盟并不参与成员的广告分成。
在互联网时代,新闻+广告的简单模式并不赚钱,界面的其他业务如果发展成熟了,会放弃新闻板块吗?
国家行政学院高级经济师、新媒体研究者郭全中对时代周报记者分析,多元化服务会提升流量,也会增大平台的黏度,在其他业务上赚足够的钱,客观上可以反哺新闻生产,但这需要看企业是否还把自己定位为一家媒体。
从长远来看,好的新闻生产对界面有多大作用?前述接近管理层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分析,新闻板块能以较低的成本为其他业务导入用户。例如,在新闻上投入5000万元,可能会产生40万的用户,如果能把其中10万转化成摩尔金融的用户,10万转化成尤物的用户,这对摩尔金融和尤物来说成本就很低。如果有5项业务分担新闻一项的成本,即使投入5亿元来做新闻,也是值得的。
上述人士进一步分析认为,新闻采编上的投入只能随着融资和收入的增长而逐渐加大,而不能一次性投入过多。目前界面虽然只有120多位记者和编辑,但可以逐年增加。另外,界面追求设计感,追求美观,也是为了给将来投入新闻资源争取时间。
时代周报记者了解到,界面明年1月会再签约一批媒体人。另外,界面还承诺,在明年底之前成为中国最大规模的原创新闻编辑部。
阿里巴巴近日宣布将收购香港老派报纸《南华早报》,并推倒持续了10年的付费墙,开放在线内容。在这之前,除了财新,中国大多数媒体的付费墙最后也是无声倒下。另一方面,美国论坛报业集团则准备在明年实施付费墙模式。对于版权保护薄弱、优质内容匮乏的中国媒体来说,将内容与其他商业模式综合考虑也许是转型之路。
原标题:界面:一群非新闻理想主义者在干什么?
延伸阅读
摩尔金融:单篇收入20万元 是怎样做到的
来源: 中国新闻出版网
188元定价,超过500人购买,收入超过10万元——这是界面旗下摩尔金融平台上一名作者的一篇文章在短短半天内获得的收入。
这名作者写作的文章题目叫做《两会催生股票“风口”分析》,文章字数不多,但读者愿意为此买单。并且,这篇文章并不是摩尔金融定价最高的,这名作者也不是目前在摩尔金融通过出售文章获得收入最高的。在《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采访时,界面合伙人、摩尔金融负责人王超说,单篇收入过20万元的作品已经出现。
一篇文章为何会让作者获得这样高的收入?作为界面孵化的一个上线时间不到5个月的新项目,摩尔金融为何会有这样的能量?
单篇收入20万元, 是怎样做到的
这个频道为聪明的投资者提供投资相关的综合服务,定位极其精准。这些信息并不容易获得,而这部分数量庞大却资金量小的人群却有需求。这种不对称的供需关系促生了这个平台,也促生了单篇文章收益20万元的‘神话’。
首先需要了解摩尔金融的定位。摩尔金融是界面旗下的创新项目,定位于互联网金融服务,上面发表的文章与普通的新闻报道并不相同。
这个频道为聪明的投资者提供投资相关的综合服务。也就是说,这个频道只为某一部分人服务,定位极其精准。用王超的话说,其实更像是一个投研服务及交易一站式服务平台。
因此,这个频道上的作者都很厉害。他们具有一些超出常人的能力,可能会是某个金融分析机构的“大牛”,也可能会是民间的炒股达人。更重要的是,这些人都愿意在这里分享一些自己的心得。
这些心得并不容易获得。“券商可能不会太在意散户投资者的服务,而这部分数量庞大却资金量小的人群却有需求。”王超说,这种不对称的供需关系促生了这个平台,也促生了单篇文章收益20万元的“神话”。
《两会催生股票“风口”分析》就成为其中一篇。据不完全统计,在摩尔金融,单篇收入过10万元的也已经有5篇以上。
只要有可信赖的作者,读者就愿意为此买单。优秀作者成为摩尔金融现在最宝贵而又稀缺的资源。尽管如此,作为平台服务者,摩尔金融也没有放松对作者的要求。
此外对于文章的内容,摩尔金融也有一套自己的规则。最起码,内容不会像券商机构的分析师一样写得那么长,“我们希望最合适的长度在1500字左右,一目了然,语言比较通俗,让普通人能看懂,并对普通人的投资决策起到一定帮助作用。”
其他地方摩尔金融不会干涉太多,包括文章定价也基本由作者自己决定。王超认为,对于作者,摩尔金融其实非常宽松,只要能提供有价值的内容就可以。最近摩尔金融还上线了一个新政策,如果作者注册两个月还没有更新文章,那可能要考虑取消作者资格。此举也是为了鼓励作者多写稿。
付费率高,读者为什么愿意买单
大部分投资者需要一定的意见领袖指导或者一些专业人士的指点,以前门槛太高,他们无法接触到。摩尔金融现在所做的,就是将这个门槛拉低到普通投资者能够跨进来。
目前摩尔金融有5万注册用户,其中付费用户达到9000多人。这些用户会持续购买,并且单次购买额平均超过80元——对于内容创造者来说,简直要“爱死”这些用户了。
这些用户都是投资者,无一例外。“不会有不投资的人来看这些东西,所以我们用户还是挺集中的。”王超告诉记者,通过一些在平时接触不到的投资高手的文章,这些投资者可以考虑是否买入股票,或是继续观察某支股票,从而进一步获得收益。
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获得投研服务的门槛偏高。但摩尔金融作为一个打通供求双方的平台,不仅降低了投研服务的门槛,分享投研服务文章的作者素质也相对较高,这对普通投资者来说是一件难得的好事。据了解,大部分投资者需要一定的意见领袖指导或者一些专业人士的指点,只是以前门槛太高,他们无法接触到。因此,摩尔金融现在所做的,就是将这个门槛拉低到普通投资者能够跨进来,让他们即使不是第一时间,也能以较快的速度获得一些有效市场信息。
在有可能获得高额收益的情况下,文章的价格便显得微乎其微并且物超所值。更可况,高定价文章还是少数。打开摩尔金融可以看出,一般文章的价格还是会固定在几元到几十元之间,上百元的定价还是少数。
值得一提的是,摩尔金融还会发一些优惠券给频繁付费购买的用户,鼓励用户为文章内容买单,“就像互联网公司所流行的游戏规则。”王超这样解释。
一开始就做付费,信心何在
有购买意愿的人数以及他们购买意愿的强烈程度超出我们的预期,说明这个平台的确有存在的价值,甚至可以说,这是一个市场的空白点。
与市面已有的其他提供类似投研服务的平台不同,摩尔金融一开始就推出了付费阅读的概念。
“只有销售带来了回报,高质量内容的分享才是可持续的。”不仅平台需要收入,作者更需要获得回报。王超认为,姑且不论文章本身价值有多大,作者辛辛苦苦写就一篇文章本身就是一种劳动,读者应该为这种劳动付费。
单篇收入超过20万元文章的出现也出乎王超的预料。在一开始,他也以为不会有太多人愿意在这个免费时代为文章付费。“但是有时我发送文章到朋友圈,还会有朋友专门来问我要如何购买。有购买意愿的人数以及他们购买意愿的强烈程度其实是超出我的预期的。”这也给了他信心,说明这个平台的确有存在的价值,甚至可以说,他找到了一个市场的空白点。
目前针对普通投资者的投研服务还很缺乏,并且这个市场盘子很大,“不敢说上千亿元,但至少几百亿元是有的。”王超觉得,如果摩尔金融能够继续保持良好运作,不敢说解决了多大问题,但至少比以前要好。
对于未来,王超也有较大的信心,当平台足够大之后,文章的类型也会各种各样。不过,目前最重要的还是吸引到尽可能多的优秀作者。“有些撰稿人可以通过这一平台得到一定的收益,甚至可以成为他的谋生之路。如果他有足够的才华持续写出能卖20万元的文章,他一个月收入是相当可观的,我们希望能够去挖掘这样的人才。”王超说。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