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IPO
快速评论

姚刚案新报道:前秘书借款千万,妻子专业领域为反腐败

作者:综合 来源:转载 浏览: 2015-11-16 22:24:22
中纪委11月13日宣布了证监会副主席姚刚接受调查的消息,市场对其被查原因猜测不一。

来源|一财、腾讯财经


中纪委11月13日宣布了证监会副主席姚刚接受调查的消息,市场对其被查原因猜测不一。今日有媒体报道了其他的一些细节,或许会给我们不一样的启发。


姚刚案被忽视的细节:前秘书向“李某”借款千万


《第一财经日报》发现,姚刚前下属李量案、特别是前秘书刘书帆案中一个易被忽视的细节,恰恰可能是这个复杂案件的解锁之钥。


今年8月,新华社宣布消息称《财经》记者王晓璐、中信证券多人、证监会工作人员刘某及离职人员欧阳某被公安机关要求协助调查。其中刘某正是证监会发行三处处长刘书帆,而他曾经担任姚刚的秘书。


据财新报道,刘书帆从2014年4月证监会内部轮岗后担任发行部三处处长,该处主要负责创业板企业发行的法律审核工作。他曾担任证监会副主席姚刚上一任秘书。


官方披露称,刘书帆在接受调查时供述,2014年下半年,他利用职务便利,帮助某上市公司定向增发事项顺利通过证监部门发审会,并帮助该公司股票价格维持稳定并增长。为此,该上市公司负责人吴某向其行贿数百万元。


同时,刘书帆利用该公司定向增发的消息,向朋友李某借款1000万元人民币,通过亲友的股票账户购买该公司股票,总共获利300余万元,刘书帆分得其中100余万元。随后,刘书帆还多次向吴某打听得知更多内幕消息,持续买入股票,非法获利数百万元。


上文所说的李某,经《第一财经日报》多方求证,很可能正是方正集团前高管李友。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告诉《第一财经日报》,如果非亲非故,一定是有极其深厚的关系才能以千万巨款相借。


一直隐藏背后、甚为神秘的李友,在去年底至今年初的“政泉方正互撕”事件中,已经广为人知。


今年1月5日,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三名董事——方正集团董事长魏新、CEO李友、总裁余丽,已于4日应相关部门要求协助调查。


值得注意的是,据媒体报道,姚刚前下属、前投保局局长李量也与方正案关系密切。据报道,李友等人曾通过他们控制的成都华鼎公司,借钱给时任证监会投资者保护局局长李量,用于购买北大医药2000万股股票,李量因此获得巨额收益。


姚刚在证监会任职期间,分管发行部、创业板部多年。2002年,姚刚从国泰君安回到证监会担任发行监管部主任,2004年7月,升任证监会主席助理,并兼任发行部主任多年。2008年,姚刚升任副主席,并很快着手筹备设立创业板。2009年10月,创业板开板。直到2015年年初,发行部的分管权才从姚刚手中转出。


这期间,刘书帆实际参与发行工作,是姚刚直接下属,而李量则一直在创业板发行工作中分管法律及财务处室。


从目前信息来看,姚刚前下属李量、前秘书刘书帆都与方正案有交集。姚刚身边如此多人都与方正方面关系千丝万缕,而他本人是否因此落马,目前尚不能确定。还有待监管部门调查之后,向市场公布答案。


腾讯则从报道其妻子角度入手


姚刚妻子辞离中伦律所 后者曾为IPO成功率三甲


在证监会副主席姚刚被调查之后,其妻子胡蓉晖,被证实,已从中伦律师事务所辞离。


11月13日,姚刚因涉嫌严重违纪,被中纪委调查,成为中纪委巡视组10月底入驻证监会后,落马的首位副部级官员。


《棱镜》从多方获悉,姚刚的妻子胡蓉晖,在业界赫赫有名的中伦律师事务所(下称中伦)任职,专业领域包括劳动法、公司/外商直接投资、合规/反腐败。


近期,中伦已经从官网上,删除了胡蓉晖的部分个人信息。11月16日,中伦市场部人士对《棱镜》表示,胡蓉晖已经离职。


对于胡蓉晖的离职时间,中伦内部语焉不详。一位自称负责中伦行政事务的女士对《棱镜》表示,胡蓉晖已于年初离职;而中伦市场部人士对《棱镜》表示,“上周才内部通知”。


姚刚妻子专业领域为反腐败


姚刚1993年进入证监会,1998年调至国泰君安证券公司,担任总裁。2002年,姚刚再次回到证监会,任发行监管部主任,2008年升任证监会副主席,仍然分管发行监管部,掌控中国A股市场IPO发审大权,长达13年之久,一度被业内戏称为“发审皇帝”。


《棱镜》从多名信源处获悉,姚刚的妻子是中伦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胡蓉晖,两人均毕业于日本东京大学,姚刚从1989年起,先后在日本三洋证券公司、法国兴业银行东京证券公司等从事投资银行业务,其妻子也曾在日本东京银行任经理一职。


一位跟胡蓉晖有过来往的人士告诉《棱镜》,“只知道她是证监会领导的夫人,但不确定是不是姚刚。”另一位中伦的前初级合伙人,则向《棱镜》证实,胡蓉晖就是姚刚的妻子。


早在11月4日,即姚刚尚未出事之前,《棱镜》在中伦的官网上查阅过胡蓉晖的个人信息。履历显示,胡蓉晖为东京大学法学硕士,1996年起进入中伦,其在中伦官网的头衔包括中伦合伙人、高级合伙人、中伦北京办公室合伙人等头衔。胡蓉晖多年从事涉外法律业务,是多家跨国公司的常年及日常法律顾问,其专业领域包括劳动法、公司/外商直接投资、合规/反腐败。


值得玩味的是,11月15日,《棱镜》再次在中伦官网查阅胡蓉晖履历时发现,中伦官网已经删除了胡蓉晖的学历、职业经历等个人信息,原链接仅保留了“多年从事涉外法律业务,是多家跨国公司的常年及日常法律顾问”这一句。在中伦官网的“专业人员”搜索一栏中,已经搜不到胡蓉晖的其他信息。


11月16日,《棱镜》就“官网为何删掉胡蓉晖个人信息,以及在胡蓉晖这一特殊身份背景下,中伦在参与项目运作时如何避嫌”等问题,向中伦书面问询。得到的回复是:“胡蓉晖律师已不在本所工作,相关情况不清楚。”


离职时间内部语焉不详


胡蓉晖离职一事,在中伦内部并不是所有人都知道。并且离职时间,也有不同说法。


11月16日上午,《棱镜》到达中伦位于北京的总部,一位李姓工作人员通过前台电话对《棱镜》表示,目前联系不上胡蓉晖本人,“她平时也很少来办公室”。该李姓工作人员自称是中伦律师事务所秘书团队成员。


李姓工作人员承诺,会帮助《棱镜》短信联系胡蓉晖本人。截至发稿时,仍未收到该工作人员回复。


就在《棱镜》在中伦前台等候之际,一位女士走到前台,对前台接待人员交待:以后凡是找胡律师的人,一律说不在这儿了。


随后《棱镜》追上询问,这位女士声称自己姓胡,负责中伦行政事务,她同时表示,胡蓉晖年初就已经不在中伦,但她并未说明胡蓉晖的去向,随后离去。


但《棱镜》发现,2015年8月下旬,胡蓉晖仍以中伦律师的身份,代理三菱商事(天津)有限公司的法律事务。11月4日,中伦官网仍有胡蓉晖较为完整的个人信息。


11月3日,《棱镜》曾尝试通过中伦前台联系胡蓉晖,前台转接后,对方称,胡蓉晖已出差。


11月16日,中伦前台接待人员表示,此前并不知道胡蓉晖已经离所。


随后,《棱镜》致电中伦市场部的人士,对方称“上星期我们内部接到通知,胡律师已经离所,办了离所手续。”



中伦官网删改前,胡蓉晖的个人信息



中伦官网删改后,胡蓉晖的个人信息


中伦所参与项目IPO成功率曾名列三甲


中伦律师事务所创立于1993年,是中国司法部最早批准设立的合伙制律师事务所之一,在业内知名度颇高,在资本市场等业务领域表现优异。


在证监会首度发布的《2007年度证券法律服务业务发展报告》中,中伦在股票首次公开发行法律业务中排名第3,在境外发行法律业务中排名第5。


尤其在2009年以后,中伦律师事务所开始活跃于境内资本市场。中伦官网信息显示,从2009年到2012年,其参与过的境内IPO分别为12单(创业板6单)、21单(创业板12单)、17单(创业板9单)、12单(创业板5单)。


以2010年为例,中伦律师事务所的年报显示,根据证监会统计,截至2010年10月底,证监会创业板发行审核委员会,共对192家企业的申请进行了审核。中伦总计代表13家企业提交上市申请,其中12家通过审核,上市成功率排名第一,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二。


据悉,此次证监会创业板发行审核委员会,共对192家企业的申请进行了审核,共有66家律师事务所参与了创业板市场的发行申请工作。其中152家企业获得核准,通过率为79%,低于中伦律师事务所92%的通过率。


此外,据《棱镜》不完全统计,中伦律师事务所至少有3名律师,进入过证监会发行审核委员会(简称发审委),分别为:2008年,中伦合伙人陈利民被聘为中国证监会第十届发行审核委员会委员;2011年,陆宏达律师获聘担任中国证监会第十三届主板发行审核委员会专职委员;2012年,中伦合伙人张忠担任第四届创业板发行审核委员会专职委员。


发审会是证监会管辖的一个部门,其主要职责是审核股票发行申请是否符合相关条件。发审委由有关行政机关、行业自律组织、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等推荐,由中国证监会聘任。目前主板发审委委员为25名,其中证监会的人员5名,证监会以外的人员20名。


目前尚无信息表明,中伦律师事务所参与IPO项目的成功率,与胡蓉晖的家庭关系有直接关联。

深蓝财经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相关新闻

财经风向标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