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星科技:4000万“补血”国自 机器人布局再提速
尽管已入深秋,但机器人概念依旧余热不减。
10月中旬,巨星科技(002444.SZ)的一则增资公告再次吸引了资本市场的目光。
根据巨星科技披露的增资入股公告显示,公司与浙江国自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自机器人”)股东于2014 年10 月13 日签署了《浙江国自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增资协议书》,公司以增资入股的形式,以现金出资4141.9 万元,新增注册资本970 万元,占注册资本的26.94%。增资完成后,加上通过中易和间接持有的12.09%股权,总计持有39.03%股权,正式跃居为国自机器人第一大股东,公司也成为名副其实的机器人概念股。
事实上,此次投资颇符合巨星科技一贯追逐市场主流概念的投资风格。三年来,巨星科技的投资项目遍地开花,从叉车到LED,再到机器人概念,横跨多个行业和领域。
记者注意到,国自机器人成立于2011年,是中易和科技的控股子公司,注册资本为2450万元。公开资料显示,国自机器人2013 年全年营业收入1697 万元,2014年8 月份公司中标国家电网超过5000 万元的巡检机器人订单,业绩将有望大幅度提升。
业内人士分析称,巨星科技之所以加快步伐入股国自机器人,是因为国自机器人在机器人技术领域能与巨星科技的另一参股子公司杭叉集团形成协同发展。
加快挖掘机器人蓝海
“我们很看好机器人行业,一直在寻找好的投资标的。” 巨星科技董秘何天乐对《高工机器人》记者表示。
作为家用手工具的龙头企业,巨星科技手握11个亿的募集资金。如何用好这笔巨资加快转型升级、打造新的利润增长点,一直是董事长仇建平的心头大事。众多投资者对这笔巨资的去向也极为关注,仇建平曾在接受媒体专访时透露,未来的投资重心将侧重那些能够替代人工的自动化设备。
今年5月份,巨星科技的一纸公告揭开了谜底,公司拟通过受让和增资取得中易和科技22.75%股权,成为其第一大股东。
其中,中易和科技控股子公司国自机器人专注于机器人的开发与推广,其工业机器人产品线主要提供无人搬运车AGV、巡检机器人、机器视觉平台等机器人产品,并针对工业制造、装配、检测、物流及仓储等环节提供全面的自动化解决方案。
此动作也被看做是巨星科技正式向机器人领域发起进攻。仇建平强调,投资入股中易和是公司未来产业布局的重要切入点,此举使公司得以向高科技产业转型升级。
进军机器人领域不足半年,巨星科技再甩大手笔增资国自机器人,其拓展机器人蓝海的野心显露无疑。
“机器人行业是现在最火热的投资项目之一,‘机器替人’也是未来制造业的发展大趋势,随着国内机器人的市场需求快速增长,未来将产生巨大利润。”何天乐对本次增资动作颇为自信。
巨星科技的信心正是来自于其参股子公司国自机器人在智能巡检机器人市场的不菲表现。
记者了解到,8月14日,“国家电网2014年第一批变电站智能巡检机器人”项目正式发布中标公告,国自机器人公司成功中标其11个标段中的4个标段(最高限4个标段),共计52台巡检机器人,合同额突破5千万元。至此,国自品牌巡检机器人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从2013年的11.83%快速提升至33%。
该项目的成功中标,意味着国自机器人公司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国家电网系统巡检机器人市场的领军地位。
事实上,巨星科技此次斥巨资入股国自机器人,也暗示着其在机器人领域的布局力度在不断加强,而这或许是看到了当前进军国内机器人市场的最佳时间节点已经到来。
早在2002年,变电站智能巡检机器人已被列为国家‘863计划’项目,其蕴藏的市场潜力难以估量。此外,电力公司相关人士透露,根据国家电网的投资计划,未来10年在智能电网上的总投入将超过4万亿,其中变电站智能化建设就是其一。“建立覆盖全站的变电站智能巡视系统,正是智能变电站基本特征之一。”
国泰君安一位分析师认为,2016年国家电网巡检机器人大面积推广后,市场空间达到300亿,而目前公司巡检机器人国网采购占比仅10%,凭借国内第一的技术实力,后续将爆发式增长;
协同优势明显
资本的强强联合,有利于合作双方优势资源整合和利益最大化。在业内人士看来,巨星科技除了可在智能巡检机器人领域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外,还将获取更大的效益。
“将国自机器人在机器人领域的技术优势与原有子公司杭叉集团进行整合发展,或将为巨星科技打造新的业务增长极。”一位投资界不愿具名的劵商分析称。
公开信息显示,杭叉集团主营业务为叉车,2013 年年产叉车7.44 万台,占去年我国企业叉车总销量的22.63%。
2013 年以来,受国内物流业进一步发展、用机器代替人工的大趋势等多重利好因素影响,国内叉车行业发展较快,公司业绩亦得到稳步增长。
记者查阅相关资料获悉,2011年至2014 上半年,杭叉集团营业收入分别为55.08 亿元、53.14 亿元、60.87亿元和33.17 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29 亿元、2.49 亿元、3.32 亿元和2.74亿元,预计2014 年全年利润同比增速超过50%。
巨星科技实际控制人仇建平通过巨星控股和巨星科技合计控制杭叉控股98.98%的股份,而杭叉控股持有杭叉集团52.00%的股份, 杭叉集团和巨星科技隶属于同一控制人。
不难看出,杭叉或与国自机器人将进行加强深入合作,打造AGV 新增长极。记者调查发现,杭叉集团与国自机器人已经合作成立了“杭叉国自智能车辆研究院”,二者后续可发挥在叉车、机器人上的技术优势和杭叉的销售服务渠道,共同开发无人叉车(AGV)业务。
“国自机器人与杭叉集团合作,国自机器人将为杭叉集团提供自动控制以及机器人视觉的技术,另外部分大客户的订单也可由杭叉集团与国自机器人协同完成。”何天乐表示。
众所周知,AGV市场未来市场需求潜力巨大。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GRII)监测数据显示, 2013年,国内移动机器人(AGV)新增量2439台,2014年预计新增规模达到3150台,同比增长29.15%。
随着智能装备时代的带来,AGV机器人替代传统叉车已经是大势所趋。眼下杭叉集团掌控着国内叉车市场四分之一的份额,替换空间潜力较大,而国自机器人又是智能巡检机器人市场的领头羊,不难预测,倘若巨星科技能顺利拿下上述两大AGV细分市场,其或将成为角逐国内AGV市场的又一巨头。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