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专栏】为什么我们找不到马航MH370?
经济观察报 朱冲/文
失联超过60小时的马来西亚航空MH370航班究竟在哪里?
剔除各种虚假信息,基本可以肯定的是,未来进行海上搜救变成最大可能。
如果飞机发生空中解体,以常规800公里的飞行时速计,飞机残骸碎片散落的面积可能高达500平方公里。用大海捞针来形容并不为过。至今,中国、马来西亚、越南、新加坡等多国派出数十艘船只和几十架飞机搜救依然未能发现丝毫飞机踪迹也证明了海上搜救的难度之大。
借助2009年5月31日法航447航班在巴西飞往非洲途中失踪的搜救经历,2009年6月1日凌晨2点14分最后一次联络后失踪,在巴西、法国等多方搜救下,于24小时内找到部分集体残骸,是建立在巴西空中管制中心于凌晨2时20分联系达喀尔的空中管制部门,告知班机在两地空管交接时失去无线电联系后,巴西空军随即在费尔南多·迪诺罗尼亚群岛(Fernando de Noronha)附近展开搜索。
可马来西亚航空MH370是在凌晨1点20分发生失联,2点40分确认失联,7点20分对外宣布,开展搜救的时间是上午八点多以后。虽然作为当事方不能在证据部确凿的情况下,发布恐慌信息,但由于海洋潮汐的关系,一旦耽误了时间显然也将扩大搜救范围和难度。
当时,法国和巴西利用高科技搜救设备,寻找失踪航班上的紧急无线发射台,并根据飞机最后联系时所在的地点,分析在理论上最可能存在的失事区域,还借助了美国间谍卫星的作用。
可马来西亚航空MH370航班从失联到现在,一直没有发布求救信号,无线电发射台也一直没有工作。最后联络地点竟存在两处可能,一是航空记录仪上记录的联系时间和地点,即越南南部以东100海里海域;但3月9日下午又传出马来西亚军方雷达显示航班曾经有过返航迹象。鉴于飞机高速度,如果有过返航,显然会改变原先依据最后联络地点确定的理论失联区域。马来西亚交通部门也表示,这将扩大搜救区域。3月10日,中方、马方、越方都将加大搜救力度,扩大搜救范围。从20平方海里区域扩大到50平方海里。
由于见不到相关航班证据,所以马航至今也没有宣布飞机失事,仍然是失联。所以,还有很大一部分人寄希望于航班紧急迫降于大海上或某海岛上。
全国政协委员、著名军事专家尹卓接受采访时表示:“飞机从空中到海上,人员生存机会很小,一是民航机上没有降落伞等救生设备,二是从撞击力来判断,飞机遇水后会解体,人员生还的可能性不大,但也不能完全排除。”
事实上,飞机迫降在海上比迫降在陆地上的成功几率更低,因为水的阻力、波浪、潮流等很容易使得飞机机体受损,这需要飞行员有极高的技术,降低飞行速度和高度,完全平稳地降落在水面上。如果飞机某一部分、比如某一机翼或机头扎入水中,直接会造成飞机的折断和爆炸。驾驶员应该采取的办法是避免悬于机翼下的引擎首先触水而引起飞机“急转弯”和解体。驾驶员需要让飞机以最低速度接近水面减少冲击力,接着以机身后部接触水面,最终让飞机缓缓降落。这一切都在几秒钟内完成。
如果飞行员处理得当,迫降是有成功可能性的。比如2009年,美航US1549次航班在纽约拉瓜迪亚机场起飞6分钟后不幸撞到了一群飞鸟,导致飞机的两个引擎都失去动力。沙林博格机长通过精湛的驾驶技术,将飞机迫降在了哈德逊河上,146名乘客和5名机组人员先是从机舱转移到两侧机翼,随后全部获救。
如果飞机真的成功迫降到海上,应该如何自救?据介绍,跨洋飞机本身就自带逃生船,对于已经成功迫降在海面的飞机,机组人员会打开舱门将逃生船放出,此外滑梯放出来后也可以作为逃生船,并且船上都会带有应急食品和药品。只要飞机没有破损进水,在海上迫降的飞机就相当于一艘大船,两侧机翼可起到漂浮作用,供乘客停留。
据中央气象台消息,马航370航班失联区域所在海域气温28摄氏度,风力不大,天气晴朗,为迫降或幸存者提供了一定生存环境。
转发,祈祷奇迹发生!
更多内容敬请关注经济观察报官方微信
eeolifestyle
相关新闻